《兄弟》出版原本不属于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余华昨天通过博客向网友道出了《兄弟》“出生”的复杂历史,同时透露《兄弟》原本应该由明天出版社出版,而非之后因《兄弟》而大赚一笔的上海文艺出版社。
对于《兄弟》应该“花落”明天出版社的理由,余华昨天在博客中写道:“1995年完成《许三观卖血记》之后,我开始为明天出版社写作《兄弟》,当时的计划只是写作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此后《兄弟》搁浅了,写作小说的道路中断了……一晃几年过去,2000年我开始写作那部望不到尽头的世纪小说,2003年也搁浅了。
“上海版”《兄弟》是违约?
余华在博客中还说道,如果按照与明天出版社的写作协议,《兄弟》让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约”嫌疑,只是后来明天出版社没有追究余华的法律责任。“《兄弟》曾经列入明天出版社1996年的出版计划,并且上报北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有原始档案,结果我给了上海文艺出版社。”
余华这番言论的真实性得到了明天出版社编辑胡鹏的证实,“《兄弟》在1996年确实上了我们的出版计划,后来这部小说的创作停顿下来了,直到200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追究余华的违约责任,但我们和他私人关系比较好,所以不再追究。”但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郏宗培昨天明确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当初和余华签下《兄弟》合约的时候并不知晓余华曾与明天出版社有过类似的协议,此外“大家现在看到的《兄弟》与他们私下协商的那个《兄弟》事实上是两部不同的作品。”郏宗培还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余华此时曝出“《兄弟》的构思在10年前就有”,应该为了澄清一作者声称《兄弟》抄袭的嫌疑。
“明天版”散文集也违约?
余华的这篇博客是其即将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的后记,用余华的话说,这是还人情,“(因为《兄弟》,)我在道歉之后问他如何弥补我的过错,他宽宏大量地要我编辑一部随笔自选集。于是就有了这部书。”据余华介绍,《我能否相信自己》收入了18篇关于文学和音乐的随笔,大部分为旧作新编。胡鹏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文集肯定将在上半年出版。与此同时,郏宗培却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余华的出版合同还在有效期内,期间所有余华的著作和文章未得到上海方面同意不得私自编辑出版,“明天出版社和余华本人至今还没有向本社就出版该散文集进行过交涉,上海文艺出版社不排除通过各种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试图通过电话向余华本人证实这一系列出版纠纷的真实性时,他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