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2月12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裘立华屈凌燕)前不久,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皮鞋因质量问题在杭州被集中销毁。尽管事情已过去一个多月,但关于“烧鞋”的热议仍在继续。有关人士指出,部分消费者以洋品牌为尊的畸形消费心理应该被同时“烧”掉。
一把火烧掉300余双进口名鞋
2006年12月29日,浙江省工商局在杭州市郊区的垃圾处理中心烧毁了300多双皮鞋,其中包括其乐、HUGOBOSS、D&G、 佐治等十多个世界品牌。
据工商部门介绍,这些被烧毁的进口名鞋都是从全省大型商场等正规销售渠道查获的。省工商部门对全省进口鞋的监测结果显示,被抽样的46个批次国际知名品牌皮鞋、旅游鞋合格率仅为23.91%。
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何晓明说,抽检的皮鞋中出现问题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产品标识、感官质量、勾心抗弯刚度和帮底剥离强度。
何晓明说,其中勾心抗弯刚度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不合格的勾心轻则会造成皮鞋的变形,穿着不稳定,严重时则会造成摔倒、崴脚等人身伤害。尤其是女高跟鞋上的安全隐患更为突出。
而这批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名牌皮鞋价格一般每双在1500元至4000元左右。
这批“世界名鞋”被销毁后,浙江省工商局对质量不合格的进口皮鞋采取了责令停售、召回已售产品等措施。
这次烧鞋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因为这是我国第一次销毁国际知名品牌鞋子。
有意思的是,杭州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发生过两次烧鞋事件: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上,5000多双产自温州的假冒劣质鞋葬身火海;1999年12月15日,同样在武林门广场,2000多双假冒温州鞋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只是这次烧鞋是温州的制鞋企业焚烧仿冒温州品牌的劣质皮鞋。
这次烧鞋事件“烧”出了什么?有网民说:“烧得好,打破崇洋媚外心态!”也有网民不以为然;许多人对“相当宽松”的进口名牌产品的检验、监管程序提出强烈质疑;更多的舆论赞同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的观点:“烧掉劣质洋品牌,只是想说明,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对进入中国市场的所有商品都必须公平对待。”
“洋品牌”质量问题警示出什么?
烧鞋事件发生后,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几年,洋品牌质量问题不断发生。”
郑宇民的判断是根据自己及其同事这几年的实际检验情况得出的。自2005年开始,浙江一直是国际知名品牌的梦魇之地,如雀巢奶粉、索尼相机、东芝电脑都在浙江“触雷”。郑宇民也被戏称为“洋品牌的克星”,屡屡令那些“金玉其外”的洋品牌名声扫地。
除了浙江频频发现问题“洋品牌”外,事实上,各地工商部门对国际品牌进行的专项抽检行动几乎每次都不会无功而返。
短短几年时间,从雀巢奶粉、肯德基快餐到化妆品、服装,从索尼相机到丰田汽车、欧盟皮鞋,越来越多声名显赫的洋品牌跌入“质量门”事件,被查处的洋品牌往往是“大品牌、高价位、低标准”。
“我们国家对国际品牌产品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但国际品牌生产商却不把中国标准看在眼里。”郑宇民对此愤愤然。
“长期以来,我们重名气轻监管的行为导致洋品牌有恃无恐。”这是 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雪军教授的看法。
郑宇民说,改革开放之初,一些地方和部门针对洋品牌大开绿灯,“三年免检”“五年免税”“特别通道”等等,超国民待遇使得一些洋品牌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市场销售几乎到了只依靠企业“自律”的地步。
浙江省检验检疫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在一些地方,由于害怕国外知名品牌的进口商提出抗议,这类产品往往采取快速通关的方式。
郑宇民说:“无可否认,目前我们不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法律制度的空缺和对洋品牌的监管‘一好百好’的习惯思维,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跨国公司的违法行为。”
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雪军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应该让所有的消费者享有同等的权利,让所有商家遵守一样的规则,让所有商品接受一体的监督。这其中,一个良好有序的外部监管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学者分析,部分消费者身上那种“媚洋”“崇洋”的“弱国”心态,导致了一个以洋品牌为尊的市场。洋品牌恃宠而骄,与消费者的过度迷信也不无关联。
“个体的简单消费行为,一旦变成为集体的无意识,就会凸现出社会的某种‘病灶’。”郑宇民认为,从部分洋品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训中,我们也察觉到有些消费者存在着不少消费误区,比如“崇洋、崇贵、攀高、从众”等等。他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帮助民众确立全新的理性消费观念,“把原先对待洋品牌的仰视转为平视。”
质量问题屡被曝光 洋品牌遭遇信任危机
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国人心目中一直是高品质的代表,不少人不惜重金高价购买。可是近年来,一些洋品牌的产品质量问题屡屡被曝光:美国润明水凝护理液存在危险;日本索尼六款数码相机被全面召回;“雀巢”婴儿奶粉含碘量超标;肯德基出现“苏丹红”食品;芬达、美年达等含有可产生苯的防腐剂;鲨鱼、都彭等国际知名品牌服装在浙遭下柜处理;最近,一批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进口的名牌皮鞋包括Clarks其乐、STRADA(莱仕)、佐治等,因质量不合格在浙江被集中烧毁……知名洋品牌产品屡屡陷入“质量门”,不知在国人心目中其地位是否开始动摇。
据了解,洋品牌产品有的是全进口的产品,有的是在销售国生产的贴牌产品。在国内,很多人对洋品牌特别“关照”。不可否认,洋品牌因其管理规范、品质有保证一直受到消费者的信赖。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事件调查:个别洋品牌用水货进行不正当竞争
某些洋品牌公司在海外发布一些新产品,并不急于将自己的正牌产品投放中国市场,而是把这些“新产品”的水货通过各种灰色渠道,以低价渗透到中国市场,获取暴利。
观察我国手机及数码家电产品市场,某些洋品牌公司有着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他们在海外发布一些新产品,并不急于推广自己的正牌行货到中国市场上来,而是把这些“新产品”的水货通过各种灰色渠道,以低价渗透到中国市场上来,获取暴利。这种“水货”、“行货”交相共生的不正常的产品销售局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洋货危机:谁在助长洋品牌气焰
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国人心目中一直是高品质的代表,吸引了一批人不惜重金高价购买,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生活品质。可是近年来,这些洋品牌的产品质量问题屡屡曝光,美国润明水凝护理液存在危险,日本索尼在浙6款数码相机被全面召回;“雀巢”婴儿奶粉含碘量超标;肯德基出现“苏丹红”食品;芬达、美年达等含有可产生苯的防腐剂;鲨鱼、都彭等国际知名品牌服装在浙遭下柜处理;最近,一批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进口的名牌皮鞋包括Clarks其乐、STRADA(莱仕)、佐治等,因质量不合格在浙江被集中烧毁……知名洋品牌产品屡屡陷入“质量门”,不知在国人心目中它们的地位是否开始动摇。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 洋品牌纷纷加入中国酒店市场竞争· 洋货危机:谁在助长洋品牌气焰· 洋品牌用水货进行不正当竞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请您,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