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村的一份告示让身怀绝技的孔庆年(左)和徒弟李连炎(右)“下岗”呆在了家里。
攀岩是燕岩吸引游客的招牌节目。(资料图片)
昨日,被称为“亚洲攀岩第一人”的广东省怀集县桥头镇村民孔庆年已经在家里歇了3个多月。去年11月,桥头镇椽村的一份告示让身怀绝技的他和徒弟李连炎“下了岗”。告示要求所有人停止在燕岩风景区攀岩,违者轻则罚款,重则开除村籍。
燕岩风景区位于怀集县桥头镇以西500米处,椽村就位于这个风景区内。椽村的这份告示对于燕岩风景区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不少游客都是冲着看“亚洲攀岩第一人”孔庆年师徒的表演而来的。
随着椽村的这纸告示,燕岩风景区的攀岩表演悄然销声匿迹,已经红火了3年多的景区一下子冷清下来。3年前,广州的南湖国旅开始开发这个景区。
燕岩风景区属于省级风景名胜区,法律上属于国有资产,县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3年前县里与南湖国旅签订了开发合同,县里和开发商都有收益,但作为“地主”的椽村一直没有从景区开发中得到利益,一场冲突迟早是要爆发的。
“亚洲攀岩第一人”孔庆年“下岗”的背后,其实是当地村民与县政府和旅游公司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凸现出景区开发后如何保证当地村民利益这个普遍难题。
日前,本报记者赶赴怀集县桥头镇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
文/图 本报记者窦丰昌、杜安娜
通讯员城步仁
“三年死一人”,怀集县桥头镇上徒手攀岩的人是在拿生命开玩笑。然而,这一绝技像磁铁一样,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燕岩风景区最大的看点。
赤裸上身,穿着短裤,凭一绳索一竹竿,在毫无安全设施的情况下,攀登五六十米高的悬崖峭壁掏取燕窝。他们时而似猿猴攀爬,时而似燕子翻飞,时而隐没洞中,时而探头伸足,神出鬼没。被称为亚洲攀岩第一人的50岁的孔庆年在表演攀岩绝技时,仍然有很多人不敢看。33岁的李连炎是孔庆年的徒弟,目前他是徒手攀岩表演队的队长。
就在去年11月,景区内的椽村突然贴出一份奇怪的告示:凡是景区表演攀岩的人,将会被处以罚款和开除村籍。孔庆年、李连炎师徒分别被处以150元和800元的罚款后,服务于景区开发商南湖国旅的这两位攀岩大师“下岗”在家,攀岩表演由此销声匿迹。
师徒二人:
一身攀岩绝技下岗已有3个月
石根村离桥头镇七八公里,住在这个村子里的孔庆年可以算是这一带的富裕人家。三层的楼房,外面装饰得还算亮堂,在周围灰色房屋的包围下,显得很耀眼。
7日下午,骑着摩托车从外面赶回来的孔庆年一身轻松,似乎并没有因为“下岗”而影响心情。他告诉记者虽然村里不让他们攀岩,但他们的工资,南湖国旅照发不误,只是拿到的钱比工作的时候要少,以前每月是1200元,现在只有800元。李连炎的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化,和正常开工的时候一样。
对于这样的状况能维持多久,李连炎说:“现在村里和南湖国旅正在协调,一旦他们协商好了,我们就开工。”但是对于村里开出来的条件,他们心有不服。
南湖国旅每年给椽村7万元,其中3万元是开给他们两人的工资,由村里代发。而南湖国旅现在给他们每人配一部小灵通,给他们办人身保险,工作日还包两顿饭。以后这个权力移交村里,就什么都没有了,另外,3万元能否从村里兑现,他们也不放心。“如果是这样,我要考虑一下还攀不攀。”孔庆年说。
这几年,从攀岩表演中,他们也挣了一笔钱,当然这都是提着脑袋赚的。他们自然也招来一些“红眼”。村里这次限制他们攀岩,无疑是跟风景区较劲,也得到了一些村民的支持。
南湖入主:
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看得眼红
7日晚,记者到达椽村,在家中见到了村长李洪福。“2003年8月,村民们发现老祖宗留给他们的山水,突然不属于自己了,这件事情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李洪福说。
据了解,燕岩风景区在此之前是由桥头镇和周边的几个村共同开发的,现在的村民通道和旅游通道是合二为一的。因为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我国旅游资源绝大部分都是属于国家所有,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理人”,承担着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中央、省、市(县)级政府主要承担着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市(县)政府主要承担着旅游资源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怀集县政府(旅游管理处)和南湖国旅签订合同,转让了20年的经营权,而桥头镇并没有这个权限。
也许正是2003年南湖国旅对这块土地“入主”,才让村民们对它侧目相看。经过南湖国旅专业化的运作和大量的广告投入,风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黄金周的时候,有时候一天来看攀岩表演的人超过万人。”孔庆年告诉记者。按照每人50元的门票,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以前村里每年通过风景旅游只有5000多元的收入。”椽村村长李洪福告诉我们。
“当然这个并没有让所有的村民都富起来,只是部分有头脑的人利用这个机会才赚了钱。”村长李洪福发给我们的名片上可以看出他也在经营燕窝有限公司。
“以前每年赚5000元,现在行情不同了,不能用过去的标准来看。村民们都不同意,所以我们才向景区那边要钱。如果他们能够把钱给到位的话,年前就差不多恢复攀岩表演了。”村长也证实了现在讨论的7万元的协议。
怀集县旅游发展局、燕岩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局长、主任敬祖勋说:“现在南湖国旅每月都给村里3000元,但村民的欲望好像没底,对钱的数目总是变来变去,难以协调。”
比起一般的镇,桥头镇这几年发展算是非常迅速。在镇上,我们看到不到400米的主道上,宾馆林立。不能否认,南湖国旅对风景区的开发,对桥头镇经济的推动力量不小,大量的游客无疑给风景区和当地带来不少的“人气”和“财气”。
烫手的山芋:
和村民的明争暗斗从未停过
在南湖国旅看来,风景区无疑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与当地村民“打打闹闹”了几年,没个尽头。这次村里不让两个师傅进行攀岩表演,只是矛盾激化的一个表现。
“每年到了一定时节,就要给各处‘烧香’。现在风景区有10多个村,8000多人,一处都得罪不起。”怀集燕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劬说起当年自己被打的事情,心有余悸。8日上午,在燕岩管理区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南湖国旅分派此处的工作人员。
“这几年来,和村民的明争暗斗没有停过,不免有些疲惫。”怀集燕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人事处经理马桂兰说:“这里面的弊病太多,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村民的管理。这么多村民住在风景区里面,他们必须要从景区的大门进入,我们又不可能收门票,采取的办法就是雇用当地的人当保安,以口音来判断他们是不是村里的人。当然,弊端很多,比如村民可以带人进入风景区,硬说是自己的亲戚,我们心里很明白,但是没有办法阻拦。他们现在甚至成立了一个专业化队伍在运作,我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没有攀岩表演,对我们生意的影响确实很大。我们现在正寻找一些新的替代项目,让攀岩逐渐退出。”杨劬无奈地说,如果这次的危机化解不了的话,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然而从他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有些违心,即使有新的项目替代,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现在仍然花钱雇着两个攀岩者,可以看出心有不甘。
怎样解决与村民的剑拔弩张,杨劬希望政府和村民能够建立共同的利益体。
县旅游局:
景区属国家资源年收68万元
怀集县旅游局副局长敬祖勋有不同的看法:“2003年我们和南湖国旅签订合同,以68万元的价格成交,转让了燕岩风景区15年的经营权。但实际上这笔数目是很小的,南湖国旅应该和村民协调好,分一点钱出来给村民,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另外,风景区的资源本来就属于国家,国家有调配这个资源的权力。景区内居民靠山吃山,生计第一的思想是不对的,我们现在只能慢慢地去说服和劝导。想让县里和镇上以及村民形成共同的利益体,共同分成,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已经在积极地促进协商,一旦他们达成协议,年前也就可以看到攀岩表演了。”他说,村长总是打电话给他,追问钱什么时候能够拿到手。
对于攀岩项目,他并不是很支持:“必须要寻找新的项目,作为替代,因为现在两个师傅的技艺得不到传承,以后风景区就少了很重要的主心骨。可以将攀岩发展成为一个体育竞技的项目,这样就不会存在现在这种人身安全的问题。”
初步协议:
南湖每年付给村里7万元
在景区大门外,有些拿着名片的人,偷偷地凑近记者,要求带记者进去,在游玩景点之后出来再付给他们略低于门票的酬劳。这就是所谓的专业队伍,他们是这里的村民,可以凭借自己的“特权”带游客进去。马桂兰告诉记者:“稍微有些觉悟的游客,都会觉得怎么到这么一个不安全的地方来了,这让游客很没有安全感。”
马桂兰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已经没有攀岩活动,在南湖国旅的广告中,仍然会打出这个项目,因为它实在是很吸引游客。但在燕岩风景区门口偌大一个停车场,我们没有见到一辆旅游车:“因为没有攀岩这个项目,很多游客来了之后都会和我们理论,要求退票,这种事情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太多。”记者看到,用来攀岩的竹竿已经全部撤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我们离开景区的时候,终于见到了一辆旅游中巴,景区显得冷清了不少。
3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南湖国旅和椽村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南湖国旅每年付给村里7万元,其中3万元是攀岩师傅的工资。并且承诺,春节前一定可以看到攀岩表演。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景区开发后
原著民利益
如何保证?
在被罚款和开除村籍的压力下,孔庆年和李连炎“下岗”了,这并非偶然。
椽村和南湖国旅的利益争端已经由“肉搏”变成了“冷战”。村民控制住了两位攀岩大师,就控制住了整个景区,也就掐住了开发商南湖国旅的“咽喉”。
南湖国旅开发燕岩,无疑给这个景区带来了知名度、商机、就业等。燕岩在发展旅游的初期,村民也不怎么要求分成利益,当旅游业红火起来,村民突然发现,自己身边藏了一块香饽饽。这是老祖宗留给自己的基业,自然也应该参与分成,而现在只拾到了开发商的一点点“牙慧”。
博弈三方各有各的苦衷
南湖国旅曾说气话,要撤出此地的开发,但仔细想想,巨大的前期投入,不可能就这样轻易放弃。怀集县政府和桥头镇政府发现事情比想象的要复杂。事实上,旅游公司和开发商签约合作过程中,政府应该行使管理权,范围包括规划监督、执法、检查、行业管理、资源收益、环境管理、社会协调等方面。
村民、旅游公司、当地政府三者如何分配收益,是问题的一个关键,这无疑对固有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出了挑战。村民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地,本来就应该有使用权,开发商在这里赚了钱,就应该分给他们一部分。
开发商觉得,合同是跟县里签的,我们已经完全履行了合同,现在村里有不同意见,应该由政府来协调解决,但事实上这些工作都要自己做,加上村民难以沟通,开发商的日子很不好过。
而政府始终认为燕岩风景区本来就是国家资源,有权力调配。况且引进旅游公司之后,桥头镇的旅游确实火红起来了,村民从实际经营中已得利巨大,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村民再提更多的利益要求,是无法接受的。而开发商也从中获得利润,反哺一些给村民也是应该的。
村民利益应得到保证
“村民的利益应该得到保证,甚至应该优先发展。”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彭华说。“现在看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村民获得的利益是非常少的。”
“我曾经提出‘三重效益’的观点: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是政府、开发商和村民三方受益。可取的方法是:首先对原著民进行资源补偿,其次应该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比如说可以修建商贸街,开辟几个地方给他们经营。村民常常被认为由‘民风纯朴’变得‘奸猾狡诈’而备受指责。其实,村民向开发商提出补偿是作为理性人的‘利益觉醒’,是无可厚非的。”
“在景区经营权转让过程中,当地村民该有哪些权益,这些权益应如何得到保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现在资源的权属究竟是国有、村民集体所有,还是承包给村民个人使用是认定政府是否越位行使职权的关键,这方面的法律界定还很模糊,并没有确切的规定。”彭教授说。“虽然法律上没有界定,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以原著民的发展为基础,要考虑给他们一个出路。”
对于现有的解决方法,他认为:“要因地制宜,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总的来说,应该兼顾村民的利益。有的景区现在采取股份制形式吸收当地村民的人力和物力搞开发,是个很好的尝试。开发商、村民、地方政府各占一定份额的股份。开发商的投资、社区居民的资源、地方政府的管理协调有机组合,可以较好解决这个问题。”
旅游公司开发景区成为一个趋势
旅游企业由“一条腿”改为“两条腿”走路 但村民利益问题对这一模式提出挑战
像南湖国旅这样的情况并不少,旅行社在这几年掀起了一阵承包景区的热潮:2003年,怀集燕岩首先被广东南湖国旅相中,该旅行社凭借其资金实力及营销优势,很快便推出了新产品“世外桃源”等景点,随后,又继续物色到德庆县盘龙峡与金林水乡景区。
2005年,广东南湖国旅拿到盘龙峡、金林水乡景区的经营权。2006年,广东中旅投资15亿元整体开发韶关大丹霞景区后,其旗下的广东中旅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又拿下了连山县10平方公里的大旭山和3平方公里的鹰扬关两大景区。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彭华说:“旅游公司承包景区是一个趋势,这是一个行业的转型。以前旅游公司只是通过组织服务,被动地获取一定的中介费用,这其中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从产业链上来看,以前它只是产品的组织者,现在还是产品的开发者,减少了中间的环节,获取了更多的利润,具有灵活性。”
彭华说,“至于南湖国旅,最先迈出这一步,从战略上来说,是正确的。但作为旅游开发的新手,它也应该和政府、村民处理好利益关系,它还需要作出积极的努力。”
怀集县旅游局副局长敬祖勋说,“眼下旅行社风险越来越大、生命力十分脆弱。旅行社投资景区建设,一方面可以经营景点,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客源,使旅游企业由原来的‘一条腿’改为‘两条腿’走路。这样能使企业拥有一个核心旅游产品,也能加快景区开发建设。”
“南湖国旅和怀集政府的合作在全国是一个首创。有些事情还在摸索着去做。旅行社与当地合作,采取的模式是实行‘三权分离’,国家拥有风景区的所有权,政府或政府授权旅游局行使管理权,投资商行使经营权。”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认为,燕岩风景区的风波也对这一模式提出了挑战,如果在开发景区过程中,不能够处理好和当地村民的关系,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