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龚小莞)挖了两天,只挖出了一个小角,如此大规模的墓葬还真是少见。前天,在经过了整整两天的挖掘之后,蔡塘古墓群中最大的古墓才露出了“冰山一角”。由于工程量太大,发掘工作不得不中途“搁浅”,只能等到春节过后再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这座墓葬的发掘可谓大费周章。墓葬前两根高高矗立的望柱早就显示了主人身份的不同寻常,但是墓主究竟是谁,一直是个解不开的谜团。10多天前,考古人员对于两根望柱所在的范围进行了钻探,初步发现了墓葬的踪迹。经过仔细测量后发现,两根望柱与墓室所在地正好形成一个正三角形,边长为30米,其中也许大有深意,还有待考究。据推测,该墓葬应为清代墓葬。据了解,明代墓葬的望柱上一般没有刻字,而这两根望柱上有一对对联,用于歌颂、赞美、褒奖墓主。此前厦门曾发现过三处望柱,墓主身份一般较显赫。
从3天前开始,考古人员着手揭开古墓之谜,但由于土层太厚、淤泥过多,必须挖开又湿又黏的淤泥和黄土才能探清下方情况,工程量大得惊人。直到前天,墓葬才初现端倪,呈现出基本形态,但绝大部分仍然埋在厚厚的土层之下。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厚厚的滩涂已被挖出了很深的洞穴,进深3米左右,与地表的落差也高达3米,淤泥和黄土在洞穴周围堆起厚厚的一层。从外面看去,洞穴右侧有两根石雕,显露了墓葬的痕迹。石雕一头还埋在土里,露出来的部分长约两米。洞穴底部是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平台,可能是古人用于祭祀活动的。平台表面呈正方形,面积挺大,而且据推测,这个平台可能只是墓葬前方的一小部分。整个墓葬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墓室的保存情况如何,考古人员心里也没有底。
由于地表土层太厚,使用传统的洛阳铲进行钻探已经测不出墓区的范围。工程量太大了,如果单纯靠人工力量继续发掘,挖到春节也挖不完。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维柏无奈地表示,他们正在考虑与该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希望能获得对方的支持和帮助,待到春节过后,启用机械设备协助发掘工作。
另据了解,自上月下旬蔡塘古墓群被发现已来,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经过勘探之后,已对47座古墓进行了资料记录和整理,并对其中有考古价值的10余座古墓进行发掘,有一定的收获。其中有几座古墓由于夯筑的三合土非常严实,并未进水或者只有少许进水,保存较完好。另有几座明代古墓的纪年及墓主身份都非常明确,具有考古价值。更让考古人员高兴的是,有些墓葬虽然已经在水里浸泡了很长时间,并且原先是有墓碑这样的地表标志的。但是打开墓穴后发现里面大致完好,且未曾被盗过,确实出人意料。考古人员从十余座古墓中发掘出了陶器、铜镜、铜钱等文物,接下去将对这些文物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