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章利新)上个世纪60年代春节的“年味”得从一张张特别的票证开始回味。
今年55岁的王礼中回忆说,1961年的春节一直让他难以忘怀,因为大年初一那天他得到一件新衣服,而这件衣服的布料是用一家人一年省下来的布票买来的。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中国正处在“困难时期”。当时经济全面紧张,市场商品短缺,为保障供应、控制销售,国家对主要商品全面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制度,而且定量较低。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老百姓攥着米票、面票、布票、油票、肉票在供应站门口通宵排“长龙”抢购年货的场面,曾是春节前的一道景观。
王礼中说,当时春节是少有能解馋的时候,每年这时候都会发放一些特别的供应券,或增加肉票的量,算是改善生活了。“那时候,对春节的所有企盼都得靠这些票证来实现”。
“困难时期”过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普通人家在春节期间也勉强能备下像样的一桌菜来招待客人了。王先生回忆说,那时候正月到亲戚家拜年吃饭,母亲事先总会交代哪些菜(像整鸡、整鱼)是不能吃的,因为它们通常要应付整个正月里所有的客人。
到了60年代中后期,“革命化的春节”成为一个流行语。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掀起高潮,大批中国青年响应号召奔赴“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也使得很多人多年饱尝在春节期间远离亲人的滋味。
然而,个人感情在当时的“革命事业”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曾经在山西定襄县官庄公社插队的一位知青回忆说,1969年春节当天,二十几个知青起床格外早,他们面向首都,站在毛主席像前,共同高唱《东方红》。这是他印象最深的“革命化春节”的一个场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兴起了一股破除旧习俗、树立革命新风尚的潮流。许多家长改变了给孩子“压岁钱”的老习俗,改送革命故事书、革命歌曲选、乒乓球拍、文具等“新事物”;春联内容也革命化了:“人民公社千家福、社会主义万载春”“忆苦思甜永远不忘共产党、展望未来更加热爱毛主席”……
1967年初,春节期间要不要放假成为争论的一个焦点。北京一轧钢厂退休工人老徐回忆说,当时响应不放假号召的职工不少,他的春节就是在生产一线度过的,班前时间还要进行“忆苦思甜”,“那时候,大家干劲都很足,节假日义务加班是一种革命风尚。”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正月初五为财神日,所以一般要“破五”才开市或工作,通常要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过完了。但在王礼中的记忆中,60年代中后期的春节像一个个普通的周末,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了。
“那时父亲再忙也会和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听父亲慢悠悠地讲述过去和现在的故事,那种团圆的温馨感觉,真是比吃一顿白面饺子更叫人难忘。”73岁的鞍钢退休工人孟庆珍这样回忆上世纪50年代过年时的感受。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