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安徽省召开了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决定今年在全省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这标志着继“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安徽加快我国第三次农村改革探索的步伐。
为增强乡镇政府服务职能,寻求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新机制,从2005年起,安徽省选择18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将农村改革重点从“增收减负”转向农村综合改革。
如今试点县(市、区)的乡镇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以前的“管、收、批”转变为现在的“帮、扶、助”。乡镇富余人员和原来用于征收农业税的人员,转移到了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据统计,2006年试点县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好于试点之前和非试点地区。通过改革,农民说“如今乡下村子变大了,乡里牌子减少了,帽子不多了,事情好办了,增收有路了,百姓动动嘴,干部就跑腿”。
在总结试点县经验的基础上,安徽今年全面推行“一转变三建立一改进”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通过综合改革,重点在“管人、管钱、管事”上下功夫。在“管人”上,安徽将全面扩乡并村,所有乡镇10多个内设机构,缩减到4个以内,乡镇领导职数减少为5到9名。在“管钱”上,全面实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在“管事”上,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实行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多元化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刘杰、何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