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然处在变革的年代:资源价格调整、增值税改革向中部推进、环境政策趋向更有利于保护、土地闸门收得越来越紧,中国希望通过这种变革,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中国经济的增长更具可持续性。
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年代。
资源产品价格在调整,有些产品的出口退税没了,原材料的价格越来越高;过去办企业环保手续似乎很好走,现在,也许你自己没怎么样,如果你所在的区域有恶性环境违规事件,一个“区域限批”,你的项目也上不了了;还有土地,对于那些搞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来说,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招人喜欢了,搬家是早晚的事……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来说,这都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变化。关键是,面对种种变化,企业是否有足够的预见,并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而在纷乱的信息海洋中,这似乎又是一件让人头疼,无处下手的事情。
我们试图帮助读者理清那些零散的线头,我们希望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路线图”,企业因此可以了解今年在政策层面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未雨绸缪,做出相应的对策。我们相信,这些信息是企业家们应该关注,也值得关注的。因为,他们将影响着您的生意和生活。
——编者
发改委主任 马凯:“节能不仅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宏观层面的问题。”
——在谈及节能问题时,马凯表示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此,要努力提高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产业集中度。
关键词:实现降耗目标
核心关注:
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发改委2007年的头等大事,配套的任务还有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价格改革等一系列关系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作。土地政策、行业准入、环保标准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如何深入落实,新成立的医疗改革小组如何推进医改进程,以确保整个经济又快又好平稳运行,是发改委2007年工作的重心所在。
07年政策扫描:
产业结构调整:公布并落实2007年钢铁工业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重点;出台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要点,农产品深加工专项和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应注意的问题;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及工业园区的盲目发展;制定重点行业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工业用地比重,严禁非法低价出让工业用地;起草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缩小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价差;实行差别水价政策;对替代型能源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实施弹性亏损补贴、原料基地补助、项目示范补助,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全年完成4%的节能降耗任务、2%二氧化硫的降低排放任务;
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编制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研究利用产业基金支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可行性;
推进医疗改革,抓紧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就业促进和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研究提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思路;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倾斜。
央行行长 周小川:“中国的货币政策采用多目标制。”
——2006年12月11日,周小川在出席2007年度财经年会时说:“当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以维持低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同时,还应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变化等多个目标的实现。”这是央行领导人第一次公开表示,货币政策的调整不只关心通货膨胀。
关键词:紧缩性宏观调控
核心关注:
去年,央行不断出台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4次,加息两次。今年1月又将法定存款准备金上调0.5%,这是否预示着央行将出台更多的紧缩政策来预防中国经济过热?去年,工行、中行如期成功上市,将农行、国开行的股改推到了前台,同时人民币汇率在去年下半年,升值幅度逐步扩大,这是否预示着加速升值阶段的到来?但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攀升,贸易顺差继续拉大,市场流动性泛滥,令央行头痛的问题有增无减,央行又将如何解决?
07 年政策扫描:
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央行本年度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目标为16%,与去年相同;
继续推进工商银行(5.14,-0.03,-0.58%)、中国银行(4.95,0.01,0.20%)和建设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严格控制短期外债;改进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机制,增加交易品种,并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进一步扩大银行间市场规模;
加快黄金市场对外开放和产品创新;
继续推动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要找到知识产权的破坏分子的藏匿地点很不容易,就像我们‘神通广大’的美国朋友难以找到恐怖分子一样。”
——2006年9月4日,在中国欧盟商会为庆祝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举办的宴会上,薄熙来以其特有的“薄氏”冷幽默笑答欧美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的指责。
关键词:减少顺差
核心关注:
继2005年之后,2006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再次破记录的达到2775亿美元,2007年1月,贸易顺差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顺差为158.8亿美元,同比增长64.7%。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其带动的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长,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目前,中国95%的顺差来自东南沿海,并且大部分是加工贸易。为此,薄熙来表示,“减少顺差需对我国不同省市、不同产业,区别对待。同时,促进国内消费,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要把推动外贸增长模式的转变,作为减少顺差的主要途径。
07年政策扫描:
放宽进口限制,制定税收、金融等促进政策,积极扩大资源、能源和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
各地要进一步清理和规范鼓励出口的措施,制定和实施有效促进政策,积极扩大本地有需求的进口;
在减顺差过程中,也要十分关注国内经济运行特别是就业受到的影响,不要伤及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加工贸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很重要的贸易方式,今后仍要继续发展。但要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列入禁止类目录的企业要给出路,通过制定促进政策,把这些企业转型为进口资源加工内销型企业;
把服务业作为新一轮利用外资的重点。拓展制造业开放领域,取消或放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吸引更多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环保产业。
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过去你得‘跑部钱进’,现在我来主动买单”。
——2007年1月22日,在CCTV《对话》栏目的录制现场,金人庆说,现在约自己吃饭谈事的人并不多,过去是“跑部钱进”,现在公共财政范围内的事情,财政部都是主动买单。他强调,2007年将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财政要主动为公共服务买单,让每个公民都享受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核心关注:
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这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呼声最高的改革之一。通过调整地方财力,界定并增强基层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和能力。为此,财政资金将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一般转移支付比例。此外,通过改革,增强地方财力,缓解由于乡村债务而运行艰难的县乡财政状况。2007年地方政府翘首以待的是会有多大的财力增加,支持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
07年政策扫描:
加快出台新《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研究并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方案及配套措施;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转移支付比例,规范专项补助;
制定完善燃油税方案,以备择机出台;
筹备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为年底启动的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谈判;
出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
密切跟踪已经出台的房地产涉税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国资委主任 李荣融:“现在股市涨得太好了,请中央企业的老总们不要情不自禁。”
——2007年1月5日,李荣融在年终例行工作会议上对150余户央企的“一二把手”说,他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的大涨值得警惕,作为中央企业,要为健康的股市做贡献,不要迷恋投机生意,要专注于自己的主业。
关键词:股权分置后的国有股权监管
核心关注:
2007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将满4岁。四年来,中央企业的利润收入逐年攀升,国资委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以出资人身份监管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规范办法和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国资委将自2007年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李荣融规划中的央企改革的终极目标挺进:到2010年打造一支约由100家巨无霸央企组成的“国家队”,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意味着要迅速减少央企数目,更意味着这百家央企必须尽快建立起真正强大的、具有长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截至目前,建立起规范董事会的央企还不足20家。2010年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07年政策扫描:
加大中央企业重组调整力度;
加快央企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央企母公司整体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
完善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突出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
完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管体系,研究起草股权多元化背景下的产权界定与管理办法;
加强央企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规范央企金融衍生品投资业务;
加强对央企领导人选用、收入分配、职务消费、非主业投资、高风险业务投资、产权转让、股权激励的监督。
国家统计局局长 谢伏瞻:“宁可你们不报,也不能错报。”
————2007年1月18日,谢伏瞻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对各地统计部门的领导说,整个统计系统要实事求是,对于来源不准的数据需以务实的态度交代。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接到反映农业普查中一些地方弄虚作假的举报40多件。为从根本上遏制造假数据的产生,统计局将加大对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是查处农业普查和能源、工业、投资统计中的违法行为。
关键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
核心关注:
2006年,国家统计局经历了领导班子的更替,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成为新一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在继续着力推动中国统计数据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同时,2007年将是全国农业普查收集处理数据的主要年份。国家统计局能否通过涉及2亿多家农户的普查,真实准确地将中国农村经济各方面情况反映出来呢?与此同时,GDP核算制度的改革、对能耗、服务业等各方面统计的完善,也刻不容缓。
07 年政策扫描:
尽快实施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各省(区、市)GDP;
完善能源生产、进出口、流通、消费、库存统计,按时公布全国和各地区单位 GDP能耗数据;
加强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价格等专业统计;
建立全国科学、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疏通信息搜集渠道;
加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文化以及人口变动、人口迁徙等方面的统计调查和核算,开展全国企业创新调查;
认真组织实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做好《统计法》的修改工作,重点查处农业普查和能源、工业、投资统计中的违法行为。
国土资源部部长 孙文盛:体制和素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孙文盛1月15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说,“没有高的素质,再好的体制也无法发挥作用;没有好的体制,再高的素质、才华也难以施展。”他同时宣布,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土资源管理新体制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严把土地闸门
核心关注:
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这是孙文盛担任国土资源部部长之后力推的执政思路。密集出台的土地政策,以及与土地政策相关的税收政策,也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中的一大看点。2007年,最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地方发展冲动不减的情况下,土地督察制度是否能够在严把土地闸门的博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于是否能够保住18亿亩耕地影响重大。
07年政策扫描:
按照国务院批准下达的指标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对部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省、市开展规划局部调整试点;
出台并实施《关于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
全面落实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各项规定;
全面实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严格审查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方案,强化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总体控制;
编制和稳妥实施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
鼓励各类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
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全面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
卫生部部长高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尚无灵丹妙药。”
——2006年3月,高强在谈及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时曾作此回答。而一年之后,高强似乎已经找到了中国医疗改革的“药方”:在2007年1月8日的工作报告中,高强明确列出了中国医疗体制的四项基本医疗制度,让公众开始看到未来中国医疗要走的方向。
关键词:医疗改革
核心关注:
在中国的行业改革中,没有一个像医疗改革这样难。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习前苏联模式就开始不断探索和改革,到目前为止似乎仍未找到一个十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看病贵、看病难,成为每个中国人生活中最切实的痛苦。2006年,中国医疗改革再次上路,十四个部门组成改革小组。是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来操作?关于医疗改革方向的争论此起彼伏。2007年1月8日,高强在其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项基本医疗制度,清晰地给出了未来政府主导医疗改革的方向。
07年政策扫描:
医疗改革计划今年出台最终的改革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政府出20元,农民出10元的“互助形式”,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覆盖到全国80%的县;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调整城市医疗服务资源、加大医院院长责任、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严格医疗服务规范、规范医院收支管理、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继续办好惠民医院或惠民病房等;
探索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对医药购销、基建工程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要一查到底;
卫生系统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各地保持了连续36个月基本养老金发放无当期拖欠的成果,这是来之不易的。”
——在1月18日召开的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田成平说,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处在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急迫问题为主向进一步完善制度、协调推进和建立长效机制转变,从主要面向城市和企业职工向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转变,从初步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向健全、完善、充实社会保障体系转变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劳动和社会保障年
核心关注:
2007年可以被称为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之年。在今年,中国将制定或通过《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险法》这四部法律,基本建立起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此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将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保持就业总量不断增长;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整体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征缴力度;强化劳动保障基础和能力建设,继续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07年政策扫描:
继续推进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
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
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试点;
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
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工作力度;
务求在劳动合同签订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
全面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推动各类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是政府的责任。”
——在1月3日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汪光焘表示,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仅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住房领域的公平问题,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是政府的责任。各地不仅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廉租住房,还要不断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使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低收入家庭。要制止部分企业追逐自身商业利益,片面供应“大户型”、哄抬房价的行为。
关键词:90平方米70
%核心关注:
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新建住房,面积要占年度住房开发总面积70%以上,这个结构比例要求在2006年一度让人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不仅开发商有各种解释,有关政策部门也曾一度有不同的解释,各种解释又都倾向于将这个比例要求看作原则性规定,而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修正。不过,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对此不得有“丝毫折扣”。
07年政策扫描:
国内所有城市和县城镇将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全国节约用水量实现40亿吨,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2个百分点;
把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90平方米以下占年度住房开发总面积70%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6月份进行年度考核;
研究制订深化市政公用事业(2070.435,1.30,0.06%)改革的指导意见并上报国务院;
完善特许经营制度;
推动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全面实施对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谢旭人:“税收政策不管房价”。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谢旭人在回应媒体一再提到税收实际上提高了房价的观点时说,“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调整住房开发结构,而不是针对高房价。房价高低,更应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体现”。他还表示,税收政策对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改善供求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用税收调节房市
核心关注:
在谢旭人任期内,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与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同样重要。2006年,全国共入库税款37636亿元,增长21.9%,增收6770亿元。2007年,国税总局施行金税工程三期规划,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和监督。同时,06年出台的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项税收政策也将在今年释放其效果。有预期,届时房价如若不降,其他税收政策将继续出台。调节进出口结构和方式也寄希望于关税和资源税的调整、完善。07年,税收仍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手段。
07政策扫描:
出台《内资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规范强化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房地产等10大领域的纳税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以及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推进资源税改革,改进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税计税方法;
推进中部地区部分城市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在全国全面实施的方案;
参与制定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研究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修订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研究完善印花税暂行条例,修订发票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局长 李毅中:“要认真、动真、较真。”
——1月24日,李毅中把2007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定义为“落实年”、“攻坚年”,要求工作要真抓实干,力诫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自国家安全生产总局2001年成立以来,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政策落实不下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瞒报、谎报层出不穷。
关键词:整顿关闭小煤矿和瓦斯治理
核心关注:
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是煤矿,煤矿的重中之重是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2007年也是国家“用三年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最后一年,安监总局任务艰巨,既要防止小矿主利用资源整合名义把非法变合法化,又要软硬兼施地催促地方政府将关闭工作进行到底。
07年政策扫描:
推动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
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工作继续推进,指标将被分解到市、县、乡镇和重点企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每季度公布实施情况;
推进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小煤矿两个攻坚战,将有30亿国债资金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到年底完成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煤矿,2007年计划出台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指导性意见;
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计划出台《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党纪处分暂行规定》等法规规章,同时加大对地方负责查处的特大事故和典型重大事故要实施跟踪督办,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今年各地70%的省、50%的市要建立应急救援机构。有26个矿山和20个危险化学品国家级救援基地将诞生,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效果。
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
——针对环保问题的“老大难”,周生贤痛陈地方保护主义直接干扰环境执法,当下“挪位子”、“摘帽子”等手段困宥着地方环境官员,无法伸展拳脚。
关键词:污染物减排
核心关注:
“十一五”规划中有三项约束性的必须完成的指标,污染物减排就是其中一项。作为上个五年计划惟一没有完成的任务,环保总局面对五年内主要污染物减排下降10%的目标压力巨大。虽然2006年环保总局代表国务院与各省和六大电力企业,分别签定了减排责任书,但2006年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长了1.2%。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很多业内专家认为下降10%的要求将很难完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环保总局能否创造奇迹交上一份及格的答卷?
07年政策扫描:
主要污染物减排,2007年要实现下降2%的目标,为此环保总局将要改进统计和制度,要对重点污染源排污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
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包括一是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二是解决化工、石化、冶炼等一些高危行业建在饮用水源地、城市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区的不当建设项目问题;三是解决造纸、涉铅等污染企业肆意排污的问题;
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和水治理专项,三大基础性战略工程;
为解决地方保护“老大难”问题,环保总局今年将开展“加强地方环保工作年”活动;
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问题,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电监会主席尤权:“电力监管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树立监管权威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在2007年全国电力监管工作会议上,尤权的这番话显示了电监会的尴尬地位与中国电力改革的艰巨性。因为几项核心监管权的缺失,已成立近四年的电监会在推进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始终乏力,所做有限。这更凸显复杂的改革是项整体工程,仅设立一个部门,却不配套相应的权限与合理的职能,将很难实现设定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树立监管权威
核心关注:
2007年电监会,将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确保电力安全可靠运行。有针对性地加大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保证今年电力安全不出大问题。能否保证电力的平稳供应,电力体制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一系列政策能否有效推进将是07年对电监会的重要考验。
07年政策扫描:
组织开展输配分开、农电管理体制及调度交易机构组织体制等改革的研究,制定相关改革方案,提出试点实施意见;
配合价格主管部门推进电价改革,提出制定独立输配电价的建议;
出台《发电企业监管办法》和《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行管理办法》;
组织开展全国发电企业现状调查,摸清发电企业的基本状况;
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和电量收购监管办法》,落实有关监管措施;
制订并完善跨区输电价格审核规则和程序,根据交易情况提出电力价格调整建议;
建立电力标准监管体系,推动电力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
制订发电权交易监管办法,研究建立高耗能、高污染机组的市场退出机制,将环境保护成本计入电价成本。
审计署审计长 李金华:“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
——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这样要求审计工作者。李金华说,“查出几个案子不是最终目的,要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管理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使政府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动职能转变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关键词:审计关注国计民生
核心关注:
2006年效益审计走向纵深,揭露问题与分析建议并举。年末发生的一系列社保大案,更加坚定了审计署进一步关注国计民生。2007年,审计总量增加,突出重点,重视民意,关注民生。
07年审计规划:
对铁道部及其所属铁路局2006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对“中国石油集团”、“中国华电”、“哈电集团”和“华润集团”4户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和财务收支审计;
对全国市县企业职工的5项社会保障资金和企业年金、部分省(区、市)救灾资金以及民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
对部分省(市)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进行审计;
对部分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效益情况、世界银行贷款西南扶贫和秦巴扶贫项目进行审计;
对中央部门和部分境外机构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审计;
对奥运场馆等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
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
对中国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开展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