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新年脚步渐行渐近,南京的大街小巷正透露出越来越浓的“年味”。
喜庆年俗制品备受人们喜爱
在城南夫子庙、城北的金桥、玉桥市场,记者发现,传统的年俗制品备受人们青睐。“陆家灯”是南京知名花灯,今年陆家扎的龙灯、母子兔灯、狮子灯、金鱼荷花灯,已被订购一空。
买齐素菜炒什锦,愈忙愈快乐
咸肉、香肠、什锦菜是不少“老南京”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虽然从小巷院落搬进了居民楼,但这些飘散着年味的食品并没被人们遗忘。南京有民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家住乌衣巷社区的孔老,至今仍保持着腌咸货、灌香肠的传统习惯。他告诉记者,年前,他就早早备好猪肉晾干。然后用大籽盐,八角、花椒等香料,放在铁锅里炒香,凉了后用这些盐往肉上搓,搓好后放到坛子里,把剩下的盐撒到腌肉上,找块石头压好。过20天左右,把腌肉拿出来,晒上几天就好了。“‘老南京’过年,哪能少了什锦菜!”昨天下午,家住瑞金路的居民沙汇芬,推着自行车来到瑞金路农贸市场买菜。这几天,她一大家子为做什锦菜,忙得不亦乐乎,家里所有的盆、罐等容器,都装满了洗切好的各式蔬菜,一只专门用来装菜的搪瓷罐子也被从柜子里翻出来,擦拭得干干净净。“我们家的什锦菜品种特别丰富,足足有18样菜。”沙汇芬说,过年炒什锦菜是家里的大事,除夕上午,她会带着洗切好的生菜到家住锁街的老父亲家,由她老父“掌勺”炒什锦菜,“这样才叫‘忙年’”。
买鞭炮购新衣乐融融
昨天下午,天空虽然下着蒙蒙细雨,却阻挡不住市民办年货的热情。瑞金路上一家烟花爆竹销售点前,几个小男孩攥着零花钱,乐颠颠地跑来买爆竹。家住附近的李先生开车带着儿子,挑了1个有半人多高的“摇钱树”、4个大号的“欢天喜地”和成卷成卷的“满堂红”,正一箱箱地往车上抬。在夫子庙一家南京土特产品店里,盐水鸭、板鸭、香肠、小肚被摆放得满满当当,购买者排成了长队。家住高淳的小顾一下子买了4只盐水鸭,准备带回家孝敬长辈。在环北市场的童装柜台,随处可见带着孩子的市民。赵女士家住麒麟门,今天特意带着儿子赶过来,准备给他买一身喜庆些的衣服过年。“虽然孩子不缺新衣服,但过年,说什么也得再买一套,穿着喜气。”赵女士乐呵呵地说。一些花店也是门庭若市。不少市民纷纷前来购买象征喜庆的一品红、鸿运果和富贵竹。常府街上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花店里,竟然挤进了七八位顾客,家住附近的一位大爷选了一把束缠着金线红线的富贵竹,开心地告诉记者“这样过年就有年味了”。南京日报记者 陈忠胜 李子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