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回家过年的劳教人员在警察的陪伴下走出监室。
本报记者
董世彪
摄
本报讯(记者钱卫华)昨天早上7点、北京新安劳教所的早餐时间,劳教人员小崔(化名)只喝了一碗粥就再也吃不下了,他在着急的等待中。再过一会儿,分别一年多的母亲将来劳教所接他回去过年。昨天是大年三十,新安劳教所给3名表现良好的吸毒劳教人员“放假”回家过年,小崔是其中一名,他们将于年初三返回到劳教所。
换上新鞋回家过年
上午8点50分,小崔静静地坐在小凳子上,脚上穿的是他特意为回家买的新布鞋。
戴着眼镜的小崔今年27岁,看起来斯文老实,中等身材有些偏胖。
“可以回家过年的消息,是头天下午三四点午睡醒来后知道的,特别高兴。”小崔低声对记者说,当天晚上就有点睡不着了。9点30分,终于等到开放时间了。“妈。”小崔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后面的妈妈。小崔的妈妈低着头,快步走过去,紧紧地拉住儿子的手,两人依偎着坐在一起。妈妈一直没有说话,但是愁苦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在协议上签字后,小崔的妈妈和他手挽手走出劳教所大门,踏上了回家路。
吸毒戒毒反复数次
小崔的家住在海淀区一个村庄内,走进自家冷清的院子,小崔的神情轻松不少。“我就觉得好奇,觉得不会有事。”谈到自己如何走上吸毒之路,小崔说和其他吸毒者没有什么不同。2001年初,在“发小”的诱惑下,他尝试吸海洛因,“当时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我也不知道毒品的来路,反正每次只要有货,他们就会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
2002年,小崔开始开出租车挣钱,但一年挣下的几万元全被毒品吞噬。一年后,在家中吸毒的小崔被抓个正着;2004年7月,强制戒毒刚回家一个月的小崔再次吸毒被抓,后劳教近一年;2005年8月,解教回家一个月的小崔还是没有成功抵制住毒品的诱惑,2005年10月,他成为“二进宫”的吸毒者。
“一年多了,我没有见过妈妈,春节这几天我就在家陪妈妈,多给她干家务活。”不擅言谈的小崔红着眼睛告诉记者,“妈妈太不容易了”。
小崔的妈妈血压偏高,十多年来,在村里的绿化队打工挣钱,就靠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养家。2006年春节前,小崔的爸爸因脑溢血去世,院子里就剩下她一人。陪伴她度过每一天的是一条被她唤为“乐乐”的小狗。
年夜饭吃炖排骨
“儿子回家,我又高兴又担心。”小崔的妈妈说,“他能回家陪我过年,我当然高兴,可是又担心他和那些人(“吸毒发小”)打电话。”为了和儿子吃顿年夜饭,小崔妈早早地开始准备。平时糊弄着吃饭的妈妈提前炖了一锅排骨,并备齐了香蕉、苹果等水果蔬菜。儿子的房门口挂着干干净净的红色棉布帘,屋内只有个老式电视机,家具十分简陋,但床上铺着厚厚的褥子,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还生着火炉。
昨天,本来是小崔妈妈值班的日子,但是为了接儿子,妈妈向单位请假,并央求别人开车去接小崔。直到把儿子带进家门,她才松了口气。昨天下午1点多,记者离开小崔的家时,小崔正准备给妈妈打下手,帮着妈妈做回家后的第一顿饭。
新闻背景
回家考验戒毒成效
据新安劳教所所长方岚春介绍,2005年市劳教局首次批准吸毒劳教人员回家探亲。得到批准的吸毒者必须是已进入半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他们度过了脱毒治疗期、康复期,进入半开放式管理的巩固期,同时还得符合表现好、劳教期已过2/3,家属有帮教条件。小崔家里只有妈妈,帮教条件并不是很好,但他能够顺利回家,是得到了他所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
“让他们回到社会上,除了激励他们,还是一个考验的过程,既考验他们对毒品的抵制力,也是对劳教所戒毒的考验。”方岚春说,回到家的人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还要每天通过电话向劳教所汇报在外情况,并按时返回。此前被放假回家过年的13名吸毒者没有出现违法违纪情况,都按时回到了劳教所,全部通过尿检,没有出现复吸等情况。“如果出现复吸或者其他违法情况,后果其实他们也很清楚,会受到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