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上海市各个区县街道的领导干部们依然忙碌着,走街串巷为民送暖,延伸冬日温情。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发现,各级领导在节日慰问时,不走过场,真正按照群众所需“送温暖”,一个个温馨细节让受者心热。
送温暖送什么,先调研
昨天(18日)一早,居住在江浦路社区的两位独居老人陈芝琴、余浙萍先后收到街道送上的一份特殊新春贺礼———家用门磁报警器。
朱鑫盛告诉记者,不送油米柴盐,而改送安全,正是在事先调查了解困难群众真正所需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江浦路街道部分老式公房存在易攀爬、门窗锈蚀等先天隐患,极易发生入室盗窃等治安案件,这让不少独居在家的老人们忧心忡忡。为解决百姓之忧,春节期间,街道将免费为社区591户独居老人安装1100余只门磁报警器,为他们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一些困难群体表示,他们最期待“雪中送炭式”的“送温暖”,最怕物非所需,被动受助。他们明明需要粮油,有关部门却送上了羽绒服;最迫切需要棉被,却得到了电风扇。这样一种不是因人而异、不是补缺补需的“送温暖”,令困难群体无所适从。
目前,上海市大多通过分布在各个街道镇的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所,排摸困难群体状况,在送温暖前听取困难群体的意见,然后送上恰如其分的温暖。
坚持回访制度,再保暖
“幸亏有了政府的回访制度,及时调整就业岗位,让我得以重新上岗。”年初一,在彭浦新村街道某小区担任物业保洁工作的袁先生,对来家跟踪回访的闸北区劳动局负责人谢个不停。
袁家安是一名“双困”人员,今年1月份曾被推荐到闸北区中医院做保洁员,但身体瘦弱的他因无法搬动医院的氧气瓶,两天后被辞退回家。就业援助员小王通过本区的“职业介绍成功回访制度”,第一时间得知情况,及时将信息反馈到街道,马上又帮他重新安排了小区保洁员工作。
闸北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唐克勤表示,为困难群体“送岗位”,并不是说人员上岗就万事大吉了,送温暖过后更要做好“保暖”工作,这样才能确保他们长远的、可持续的生活保障。
目前,闸北区200多个居委会就业援助员对已经上岗的“双困”人员做到“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次见面,每季度一次谈心”,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让他们安心就业、稳定就业;闸北区就业促进中心派出专人“每个月查一次岗”,听听用工单位的评价和建议。每到节日、年关,区、街道劳动部门领导则会亲自跟踪回访一些重点人员。今年春节期间,闸北区、街道劳动部门将跟踪回访100余户“双困”人员家庭,了解就业近况。
解决百姓困难,无时限
一些在街道救助所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部分困难群体对“送温暖”又爱又怕。以往一提起“送温暖”便是“米、面、油、盐”,这确实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如果把这种活动作为一种定式,将“送温暖”等同于过年送米、送面、送油,这样的温暖送得快、凉得也快,送到时温暖,送过了还是老样子。
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有时间安排,但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却没有时间限制。为了避免“人走茶凉”,本市不少区县正通过定制人性化的“温暖菜单”满足困难群体的各种生活所需。昨天,五角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冠群给社区高龄无保障纳保老人李桂英送上了一张“爱心卡”,有了这张爱心卡,李桂英老人可享受优惠社区生活服务、维修服务、咨询服务、预定服务、市政服务等项目。
不少基层干部表示,“送温暖”送得好,可以温暖一个人,感动一群人。“送温暖”只有从民生所需出发,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从细微之处体现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众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让送温暖活动深入人心。(记者谈燕)(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