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资讯时代的“拒电族”(组图)

  即使在春节,您会发现,不少人仍在忙于呵护人际关系,一刻不停地发短信,查手机。有的工作狂,丝毫不理会近在咫尺的亲友,而埋身于电邮、传真。您不禁会感叹号称“第四媒体”的网络、“第五媒体”的手机已迅速改变大众生活。殊不知,美国大都市中却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足,却拒绝使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信工具。他们就是信息时代的“拒电族”。

  与众不同

  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私人厨师琼·布拉迪已经记不清朋友这些年硬塞给她多少台电脑。
他们总是忍不住送她电脑的冲动,似乎无法接受她是这样一个人:住在网络发达的城市,却坚决不让电脑进入自己的生活。

  美国俄亥俄州律师约翰·马什伯恩也更青睐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找地方时,他看地图而非上网搜索。他从不收发电子邮件,实在躲不过,也会由他妻子或助手将电子邮件打印出来供他阅读。

  人们称布拉迪和马什伯恩这样的人为“拒电族”。当越来越多人折服于网络、手机的魅力时,这些人却对高技术通讯手段说“不”。

  当然,“拒电族”各有不同。有些人拒绝使用手机,有些人回避电子邮件,有些人从不上网,还有人像布拉迪一样干脆不用电脑,更有甚者对以上几样统统不碰。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指出,“拒电族”具体人数目前尚不可知,但在美国确属“稀有动物”。目前,美国18岁到64岁的人中81%是网民,78%为手机用户。

  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尤为明显。据皮尤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93%的12岁到17岁美国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12岁到17岁年龄段的这个比例为55%,15岁到17岁年龄段的这个比例为64%。他们中不少人在美国流行的校园网络社区Facebook上设立个人档案和页面,通过留言、评论日志等多种方式相互交流,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年轻的“拒电族”却对这种令同龄人广为着迷的社交方式不屑一顾,16岁的沙恩·巴格贾就是其中之一。这名住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少年,从未在校园网或热门社交网站MySpace上注册,“那有什么意思,让别人了解你,你却不能了解他们”。

  社交问题

  为了这种与众不同,“拒电族”可能要付出高昂的社交代价。

  当布拉迪对别人说她没有电子邮箱时,对方经常“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她。“一个朋友(现在已经不是了)喝多了以后,不停抱怨我傲慢,说我这个不用电脑的人有多无趣。在他眼里,我就像个白痴,一个怪异的野蛮人。”她回忆说。

  当布拉迪把这次“酒后吐真言”的郁闷事告诉其他朋友时,他们对她表示同情,同时劝她不要“太苛刻”,“他们觉得那个人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不用电脑的确没什么值得自豪”。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不使用电子邮件的人可能体验不到许多乐趣,比如网络家庭相册、志同道合网友的邀请信等。据美国营销战略咨询机构哈里森集团的统计显示,2005年一年中,1.25亿人通过社交网站收到过电子邀请信。

  从不上网的人可能丧失感受诸多流行文化的机会。比如,他们可能享受不到谷歌(Google)等搜索网站、博客网站、购物网站、分类信息网站以及“你的电视”(YouTube)一类的视频共享网站。

  即使不关心流行文化,没有手机、电子邮箱或网络即时联络工具也可能令你错失许多和外界联系的机会。借助这些工具,在亲朋有急事或想你时,他们可以方便地联系到你。

  这也是大多数“拒电族”发现自己不可能百分之百“拒电”的原因。布拉迪也承认,虽然自己不上网,但有时会请室友或8岁的侄女为她上网查信息。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她甚至用室友的笔记本电脑观赏了3个多小时网络视频节目。

  甘之若饴

  “‘拒电族’不用高技术产品,并非出于经济、年龄或教育因素,而是因为他们有意识抗拒某些东西,”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拉里·罗森在著作《“拒电族”压力》中阐述道,“他们的决定并非突发奇想,常常有成熟理由。这并不意味他们放弃所有高技术产品,而是只用他们觉得必须得用的东西。”

  作家阿伦·摩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现年53岁,住在英格兰北安普敦,在没有网络、手机、电视和电子邮箱的生活中自得其乐,电脑对他来说只是打字机。

  摩尔了解有关博客、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等信息,甚至知道有人以他的名义在MySpace上设立个人主页。他也明白手机能带来诸多便利,知道网络电视能有数百个频道供人选择,而他听的电台却只有几家。“可我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摩尔说。

  与大多数人遇到问题先上网搜索不同,摩尔选择从书中找答案。他从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边走边打手机。“外出时不用接电话,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他说。

  布拉迪也觉得自己不用电脑挺好。“我确实不需要它。”她说。她基本不使用电子邮件,自然不会看到朋友发给她的网络笑话。她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并不遗憾。对于不能通过电子邮件与朋友联络,她说:“如果他们关心我在哪儿,可以给我打电话,或者寄邮件——带邮票的那种,不必非通过网络。”

  不参加网络社区的巴格贾说:“虽然周围人都加入了,但我不想人云亦云,那没什么意思。”

  对此,皮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阿曼达·伦哈特分析说:“如果你不加入,并不代表你孤单,只说明你不愿迎合这种潮流。”

  留住自由

  “人们生活正被无边无际的信息淹没。信息就像看不见的液体,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我正尽力控制它渗入的流量。”作家摩尔这样解释自己为何成为“拒电族”一员。

  观察家裘在周五日落至周六晚间关闭一切通讯设施。“它保证我有沉思的空间,这对我至关重要。”他向别人也推荐这种做法。

  这种“控制信息流”的生活方式有时让“拒电族”的家人比较烦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41岁的音乐人凯文·凯尔泰什常常发愁怎么和弟弟杰弗里联系。38岁的杰弗里是底特律市的一名心理学者,他有电脑,不过半年前才耐不住亲友多年“威逼利诱”而注册了电子邮箱。至今,他仍每隔数周才上网看一次邮件。

  对此,杰弗里解释说:“我并不抵触电子邮件,只是觉得它没什么用。我喜欢与人面对面交流,喜欢听他们说话的音调和笑声,而电子邮件不能带来这些。”

  杰弗里有手机,不过别人很难通过手机联系到他,除非他主动打来电话。

  这让一刻都离不开即时通讯工具的凯文大伤脑筋,“我发给他的电子邮件从未得到回复。无论我多想和他私下谈谈或是有急事找他,我都只能先找弟妹通知他。”

  即便如此,凯文不得不承认,弟弟似乎更自由,“他出门可以不带手机,我可做不到”。

  未来时尚

  生活在硅谷的保罗·萨福预测说:“当人们不想与外界过多联系时,‘拒电族’的行为将成为时尚。那时将有人视‘不联络’为生活信条。”

  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究竟带来什么?泰勒说:“它们使人际沟通更方便,同时也缩小了个人空间。一些人过于依赖它们。对多数人来说,过多联系会成为负担。”

  凯文深味这种心理负担。他拥有能主动接收电子邮件的智能“黑莓”手机,“我总是时不时查看它,但真有这个必要吗?”

  布拉迪的室友马克·霍金斯也有同感。现年42岁的霍金斯供职于一家网络公司,每天他都要不停与人联系。他说,自己从未考虑帮布拉迪改变生活方式,反而很羡慕她。“我喜欢技术,乐于成为时代先锋,体验新鲜事物,但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另一个‘我’有时会跳出来大喊,‘老天,把我拉出来吧!’对网络、手机这些东西,我真是又爱又恨。”

  在这个年代,与他人密切联系非常简单,但你不必非要怎样。你可以选择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

  吴铮(新华社特稿)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布拉 | 方式 | 摩尔 | 凯文 | 杰弗里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