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伊朗软硬两手抗危机
美情报机构寻找战争借口的做法,酷似伊拉克战前情形的再现
文/唐继赞
美国和伊朗围绕伊拉克乱局和伊朗核问题的唇枪舌剑愈演愈烈,双方的备战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美国咄咄逼人,主要在两个问题上不断对伊朗施压。其一,布什政府认定,伊朗插手了伊拉克乱局。伊战结束近4年后的今天,伊安全形势越来越恶化。尤其是布什今年1月10日宣布以增兵为主旋律的伊拉克新政策后,伊国内局势更加糟糕。2月初以来,随着驻伊美军和伊安全部队巴格达新安全计划的执行,伊反美武装更加活跃,一次死伤百人以上的恶性袭击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日益加剧的被动局面,美国把矛头指向了伊朗。
美国人说,伊朗资助和训练了伊拉克什叶派反美武装,并向他们提供了致命武器。2月11日,驻伊美军在巴格达向媒体展示了据说是来自伊朗的爆炸装置残片,其中包括具有高穿透能力的路边炸弹弹片。据称,有情报显示,这些武器自2004年6月以来,至少造成了170多名美军士兵死亡,600多人受伤。在这些“伊朗制造”的武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被美军称为“EFP”的炸弹。据说这种炸弹具有极强的穿甲能力和杀伤力,不仅美军的“悍马”军车不在话下,就连坦克有时也会被它炸穿。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曾经表示,美国军方掌握的一些爆炸物上的标记证明,伊朗直接向伊拉克“非法”武装提供了炸弹,或者向其传授了制造类似炸弹的技术。
所谓伊朗向伊拉克反美武装提供武器,目前还仅仅是美国情报机构根据一系列相关因素推断得出的结论,其中包括对缴获爆炸装置的分析和检验、关于伊朗革命卫队和黎巴嫩真主党在伊朗和伊拉克训练伊什叶派武装人员的情报,以及1月11日搜查伊朗驻伊拉克埃尔比勒办事处时获取的文件。但是,就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截至目前他们并没有得到伊朗人直接参与伊拉克反美武装袭击活动的“铁证”。
其二,美国人指责伊朗抗拒安理会决议,继续研制核武器。去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了警告性的1696号决议,伊朗未予理睬,照样进行铀浓缩活动。12月,安理会又在美国的推动下,作出了含有制裁内容的1737号决议,伊朗仍然我行我素,不仅没有停止铀浓缩活动,还宣布将在今年3月20日之前完成3000台离心机的安装工作,生产工业级浓缩铀。
对于1737号决议不能如愿以偿,伊朗在核问题上又继续坚持强硬立场,美国自然极为不满。布什政府一方面要求安理会对伊朗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另一方面威胁要对伊朗动武,彻底摧毁其核设施。12月23日通过的1737号决议给伊朗的60天宽限期即将结束,届时如果伊朗再不停止铀浓缩活动,联合国将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届时,美国必然会再出新招,对伊朗进一步施压,甚至动武。
面对美国的动武恐吓和加大制裁力度的威胁,伊朗采取了惯用的软硬两手对策。硬的一手是针锋相对。自美国向海湾增兵以来,伊朗一方面在“口水仗”中毫不示弱,批驳美国关于伊朗向伊拉克反美武装提供武器的指责,并称不怕美国动武。另一方面,伊朗也在认真备战。一段时间以来,伊朗大搞军演、试射本国生产的中短程导弹、加速部署俄制“托尔-M1”防空系统。据阿拉伯媒体披露,如果美国真的动武,伊朗将打出5张牌。第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使世界石油市场瘫痪,造成油价大幅飙升;第二,大批伊朗士兵进入伊拉克,协同伊什叶派武装对付驻伊美军;第三,对海湾地区美国驻军和基地采取军事行动,并把战火烧到整个海湾地区;第四,针对驻黎巴嫩国际部队开辟另一战场,策动真主党对以色列进行火箭弹袭击,以牵制美国在伊朗的军事行动;第五,作为最后选择,对海湾地区石油设施进行打击。
伊朗也采取了软的一面。首先,伊朗没有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断绝关系,也没有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了显示核计划的透明度,伊朗还邀请不结盟国家代表参观其核设施。其次,伊朗始终没有放弃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原则。2月11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秘书兼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在第四十三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宣布,伊朗准备在“3周之内”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谈判解决所有重要问题。对此,会议期间会见了拉里贾尼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给予了肯定。他说,欧盟认为,伊朗已有重新与有关方面就核问题进行谈判的“新意愿”。
一向以强硬著称的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月12日在庆祝伊斯兰革命胜利28周年集会上讲话时,在重申永远不会放弃自己核权利的同时,也强调伊朗愿意在“平等、公正”的前提下,在国际准则框架内与西方就核问题进行对话。他声称,伊朗不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而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事。内贾德虽然照例重申伊朗不弃核,但此番讲话释放出的积极含义,却着实引人注目。
伊朗最近的表态,不禁引起人们狐疑。是伊朗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软化了立场,还是再施拖延战术以求安全度过“2月23日”这道难关。不过,美国对此并未予以重视。白宫发言人称,伊朗此举旨在拖延时间。
美伊之战虽然又逼近了一步,但似乎还不致一触即发。布什要对伊朗动武,仍有许多难处:国会不会授权,民众不会支持,国际社会反对,开战理由不足。况且,伊朗核问题现在又有趋缓的迹象。不过,美情报机构寻找战争借口的做法,酷似伊拉克战前情形的再现,国际社会对此应有所警惕。□(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