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宝珠的故事,是一个近于超现实主义的故事,回答的却是最现实的问题。
傅宝珠“好”得有些超现实。从物质财富堆积得厚厚的香港,到麻风病人生活的近于“原始”的世界,她的选择确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习惯了商品社会投入产出的法则,我们难免追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又得到了什么?直到文尾的一句话:“我的后半生比前半生有意义,前半生是挣钱,看到的只是钱;后半生看到的就是人了。
傅宝珠作答的问题很现实。物质享受能否解决精神快乐?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为何?给予和索取哪个更划算?等等。尽管我们可能曾认为,这些是青涩年龄才会问的傻问题。工作的疲惫和生活的压力将生活填得满满当当,没时间去想,让我们误以为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但不经意间,也许是在我们最心满意足的时刻,这些问题还是会溜入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偶尔发上一会儿呆。
傅宝珠的人生选择也并非特例。还记得为救治“非典”病人而献身的那位香港女医生吗?在她的一生曾两度唱响一首歌--“你是我生命中的彩虹”。同为医科大学学生的男友身患绝症,她不离不弃,在婚礼上,先生深情地唱响这首歌。“非典”面前,本该休假的她毅然留下,在她的葬礼上,大家再度齐唱这支歌。
度人度己,是为桥,是为虹。她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彩虹。
(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辑:陈凯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