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成为大学生求职新招
半数用人单位感觉有点“流于形式”
春节期间,社会及高校的各类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渐渐告一段落,可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并没有轻闲下来。青岛某高校文学院大四学生小王每天都要在电脑前“驻守”两三个小时,浏览网页、撰写文章、编辑图片,忙得不亦乐乎。
记者了解到,眼下,类似小王的求职经历在青岛市各高校并不少见,毕业生们不再抱着厚厚的简历挤进招聘会,而是借用“博客”赢得用人单位赏识。2007年元月,青岛市人事局人才市场与驻青岛各高校共同举办的多场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上,不少大学生都在简历最后一页上添加了自己的“博客”网址,希望用人单位能够通过“博客”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以增加自己的就业成功几率。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教育在线”的求职“博客”用户已超3万个。
大学生敢于尝鲜的求职新方法在不少用人单位看来,有点“流于形式”,并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近期调查显示,有57%的用人单位表示不会去看求职者的“博客”,20%的用人单位认为求职者的“博客”内容“不可信,太作秀”,6%的用人单位甚至反感有“博客”的求职者。
记者随机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打开了几个求职“博客”链接,结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这几个“博客”版式几乎完全相同,页面左侧是个人介绍和其他“博客”链接,中间部分多为转载的求职指南类文章,所用词汇也都千篇一律,没有突出个人特长和个性。
对于这种“空架子”式的“博客”,一用人单位的李先生表示:“‘博客’的地址都很复杂,开始我们还真的很费劲地挨个上网看,后来发现和简历上写的没什么差别,并没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这样的求职者,对自己的事情都不负责,怎么能保证对工作一丝不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