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兵扫雷
道路施工
编者按 2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远离祖国的非洲大陆,看望了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官兵。这让国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他们——中国“蓝盔”部队的身上。自1990年我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以来,一批批维和部队官兵向世界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在战乱不断的冲突地域,在瘟疫蔓延的热带丛林,他们是靠什么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任务的?除了高昂的士气、严明的纪律,还有精良的装备。近年来,一大批随同“蓝盔”部队出征的我军装备,在异国他乡留下了赫赫威名。下面,本报记者将带领您走近这些走出国门的我军装备。
新型扫雷装备
中东雷场显神威
本报记者 姜兴华 特约通讯员 邓忠开
“没想到你们扫雷这么棒!”“首先要勇敢,同时我们靠的是先进的扫雷装备和方法!”“你们有多少种扫雷装备?”
“除了刚才见到的防雷头盔、扫雷爆破筒、探雷器外,还有扫雷作业车等……”
这是1月初,在硝烟弥漫的雷场上,我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排雷连连长陈代荣与联合国驻黎临时司令部官员的一段对话。此前3个多小时,这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扫雷作业。“嘭、嘭、嘭!”数枚地雷转眼间被某型扫雷爆破筒引爆,一条宽约2米,长10米的爆破带,直插雷场纵深。随后,我维和工兵头戴防弹头盔,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扫雷鞋,手持探雷器,一步步向前挪动。“嘀!嘀!”1号作业手头盔里的报警器传来报警声。他立即趴下身,用探雷针轻轻插进泥土,微微挪动了几下。
“发现防步兵地雷!”“立即排除!”
闻令而动,地雷很快被排除了。接着,1号作业手又用多功能扫雷耙,来回刨了几遍,残留在泥土中的炮弹壳等金属物品,伴着泥土的翻滚,“骨碌骨碌”滚出来,那情景就像农民耕地“犁”出红薯、土豆一般。不过十几分钟,3枚地雷和部分金属物,就被全部排除。
“你们扫过的雷场真能保证无遗漏吗?”看着我维和工兵刚扫过的数百平方米的雷场,当地老百姓露出怀疑的表情。“肯定没问题!”说完,陈连长带着官兵手拉手走过刚排过的雷区,用血肉之躯来证实扫雷的质量。此时,围观的群众竖起了大拇指:“中国工兵扫雷世界一流!”
其实,类似的场景,我赴黎巴嫩维和工兵经历多了。去年9月,黎巴嫩南部地区一条主干道路中央有一枚未爆航弹,插入近十米深的泥土里,急需排除。当地连续多日的小雨,给排爆增加了危险。我维和工兵主动请缨,利用高效先进的扫雷装备,经过两天多的努力,将航弹安全排除。“原来我们认为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没想到你们两天就完成了!”现场的联合国驻黎巴嫩地雷行动中心的官员对中国工兵的排雷技能给予充分肯定。据统计,这支曾参加过中越边境大扫雷和3次国际人道主义援外扫雷的工兵分队,完成了22万平方米疑似雷区、1.6万余米的道路探查,成功排除了6845枚地雷和爆炸物。与其他国驻黎扫雷部队相比,我维和部队扫雷速度最快、成本最低,扫过的雷场至今未发现雷患。去年11月,该维和工兵营获得了联合国驻黎地雷行动协调中心颁发的扫雷资质证书,成为我军首支通过国际扫雷资质认证的队伍。
新型野战医疗救护车
非洲草原赢美誉
本报记者 黄超 通讯员 曹海峰
到苏丹后没几天,由济南军区总医院人员组成的医疗分队就迎来了第一位特殊的病人——战区工程部主管营房的孟加拉籍官员沙姆斯少校。他感染了疟疾,来到医疗队时高烧40多摄氏度,病情十分严重,如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所谓的营区还是杂草丛生。这时候,配备有便携式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彩超机等医疗设备的某新型野战医疗救护车就成了临时的ICU病房。在这个特殊的病房里,医疗队专家时刻关注着沙姆斯身体的细微变化,5名护士24小时轮流看护,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全天运转。
3天之后,沙姆斯的病情就基本稳定了。康复出院那天,沙姆斯请求与中国医疗队员在救过他命的救护车前留影,作为自己永生难忘的记忆。
回忆起这事,医生王宝成自豪地说:“如果当时没有这个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救护车,恐怕沙姆斯就难逃这一劫了。”
维和期间,这部救护车成了维和医疗分队的官兵治病救人的“流动病房”。短短8个月间,2000多人受到了救治。
2006年8月17日晚上,一名肯尼亚女兵因误食鼠药中毒。接到通知后,副队长孙钢带领医护人员迅速上了救护车。警报声划破黑夜的寂静,在苏丹空旷的草原上回荡。到达军营,他们将中毒女兵直接抬进救护车内洗胃。从接通知到完成救人任务,只用了半个多小时。由于抢救及时,这位女兵得救了。肯尼亚部队的一位高级官员拍着孙钢的肩膀赞道:“你们反应真是太快了,像是天使一样。”
“中国医疗队有个健康‘保险箱’”,消息传开,不少联合国其它战区的官员纷纷给总部发去E-mail要求调到中国维和医疗队所在战区来工作。
新型高速挖掘机
热带雨林创奇迹
本报记者 夏洪平 通讯员 赵华章
利比里亚划分了4个维和战区,中国维和工兵大队所在的第四战区中511公里道路全是土质路基,占了维护道路总数的1/3。凭着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装备,我维和工兵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打了一个个漂亮的硬仗。
2006年5月初,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团长李春堂带领官兵刚刚抵达利比里亚绥德鲁市,就接到紧急修建去格林威尔机场公路的任务。从绥德鲁到格林威尔是一条没有修整过的土路,在漫长的雨季中,沿线多是泥泞不堪,平均每1公里就有一个长度超过30米、深度达1米的大型积水泥坑,车辆机械基本无法通行。
一路上,某新型高速挖掘机充当了“开路先锋”:碰到大的泥坑,挖掘机“长臂轻舒”掏挖出坑中的积水和淤泥,再抓取沙石干土回填泥坑;遇到低矮灌木树丛,挖掘机轻轻一刮就能拓道开路。
新型高速挖掘机
挖斗容量比普通挖掘机大1/4,行驶速度快1倍,干起活来“一个顶俩”,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官兵们亲切地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八臂哪吒”。
仅用了48小时,维和官兵就疏通了道路,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回想起这事,团长李春堂说:“如果没有新型高速挖掘机,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任务简直是不可想像的。”
维和期间,施工中处处离不了新型高速挖掘机。由于超负荷运转,挖掘机的斗齿一个月内换了两次,而正常使用情况下,一年才需换一次。
绥鲁德市通往渔镇方向的公路,在76公里处被两个长50余米、宽5米、深2.5米的大水坑阻断,成了困扰当地交通的老大难问题。经过反复勘察和周密部署,2006年11月13日,中国维和工兵大队的“大坑攻坚战”打响了,附近村民纷纷跳起舞蹈为中国工兵加油。一级士官闫鹏操纵着新型高速挖掘机和操作装载车的战友配合,熟练地平整了附近妨碍施工的树木和杂草,然后掏挖出大坑中的积水和淤泥,用沙石回填。一整天,闫鹏都没休息,直到把路修好。粗略估算,闫鹏那一天共挖了120车沙石,接近1000立方米。
我维和工兵的辛勤工作,换来的是道路的全线畅通。特别是官兵们彻底修复了绥德鲁至塔佩塔方向的道路,使行车速度由原来的30公里提高至80公里,使绥德鲁再也不是“雨季孤岛”。该路被联和国利比里亚特派团部队工兵处誉为“高速路”、“示范路”。
中国赴利比里亚的工兵大队政委袁凤岭对记者说:官兵们最看重的,是当地政府、民众赠送的“中国工兵修筑和平路”的牌匾。小小牌匾,凝结了官兵们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也铭刻着新型施工装备的功勋。
本文图片为李春年、赵华章、本报记者黄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