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教育部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2月27日15时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向新闻界介绍2007年起国家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的有关情况。
图为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
[田祖荫]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很多要求是提了,工作是部署了,层层都说了,但是能不能执行下去还有一个过程,下一步我们重点抓三项:
一是开展全面检查。春节前我们教育部的周济部长已经到过海南、河南,财政部的张少春副部长也到了其他省,现在计划5号左右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将组织10个左右的检查组到中部每个省都检查到,开学就走,3月5号就走。
陈小娅部长亲自带队到广东。
检查的时候对政府重点盘查资金的落实情况、预算安排情况。对学校重点督察收费规范情况、学校的运转情况。我们要求每个省要到两个县,每个县要到四个学校,而且要随机抽查。这次我们去检查,不能说你先安排好让我去哪儿看,而是我看情况决定去哪个县或者去哪个学校,不能让他们都提前做好,最后像演戏一样。第四是驱车检查,到学校的时候,不准组织师生迎送,而且尽量减少陪同人员。
进一步加强调研。本着“边改革、边总结、边调整的原则”继续做好蹲点调研和专项调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宣传推广各地解决问题的好做法、好经验。
进一步强化监督。我们要建立监督举报制度,从全国保障办到各省保障办都要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公开媒体上告知广大百姓这个电话。另外制定《关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行政监察的意见》,加大检查力度。
借这个机会提出一点希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改革刚刚开始,还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全部消除,比如说以前的危房、以前的欠债,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标准低、范围不够大的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都解决。
第二中国义务教育是量太大,总共是1.5亿的学生,52.5万所学校。线太长,一个政策从中央到省、到市、县、乡、村,其次到学校的话,政策执行起来不容易,只有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才能保证落实,尤其是现在中央拿大头,中央在往里面加柴禾的时候地方不能撤火,地方的责任要履行到位,要大家一起烧才能旺。
第三是义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公共事业,不是一次性的,不是今年把钱一给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而是年年要给,而且要持续增加。另外老百姓对于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定的发展时期也有新要求,因此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老问题、新问题,我们从工作角度都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同时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把改革当做一株幼苗,大家一起善意的提醒、正面的引导,多加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取让这一株幼苗长成一棵苍天大树,让我们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真正有好的、光明、灿烂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