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条消息,题目是《幸福感调查,老教师得分高》。文中称,年龄在50岁左右的老师幸福感最高。也就是说将50岁左右的教师划入“老教师”之列了。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人们的寿命整体来看大大延长了,但对“老”的界定标准并没有相应改变,尤其是书面语言的使用上。
教师这个职业有自己的特点。不管退休的年龄定到多少,其事业的年龄都比较长。尤其是大学的教师,退而不休的不在少数。如此看来,50岁左右的教师也不能算老。
到底多少岁算老,目前没有个统一的规定。一些人因个人判断随意而定,尤其是尊称时,更是逮着个小伙子都叫“老师傅”。一些人则主要依据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来称呼,尤其是在书面语言的使用上,还是沿袭什么“年过半百”、“年逾古稀”等等。这样的结果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对被称呼、被描写的人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尊重。
过去的人吃苦多、医疗条件差,活个五六十岁就够本了。如今早就进入了老龄化时代,不少五六十的人还小伙子似的呢,70多岁的人一点儿都不新鲜,有的老头儿八十了还吵吵着找老伴儿呢。所以说,时代变了,寿命普遍长了,老人的界限也该随之提提了。在使用老祖宗留下来的词儿时,也该适当地加以修正,有些过时了的说法就可以淘汰了。
女士的年龄一般不宜询问。这是对女士的尊重。如今许多年纪大些的人也不大愿意人们把自己看得很老。不恰当称呼,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不尊重。进入老龄化时代之后,需要做的是像有些国家那样把公共汽车门的踏板降低,别修那么多的过街桥和地下通道,只要是有健康证明七八十岁也可以驾驶汽车,而不是一个劲儿地称他们是老先生、老师傅……
不同的职业其职业年龄也会有差异。有些企业,40多岁就退休了。而有些职业,从业年龄就长得多。所以,在对人的称呼上还要考虑职业和工作的特点。虽然有了陆毅、冰冰等年轻演员,但没看到哪个报纸上称刘晓庆、陈道明为老演员;虽然有了许多许多的“80后”作家,也没见哪个记者称新当选的50岁的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叫老作家。评选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时,50多了还没有超龄;如果想当个两院院士之类的,到了六十多岁还有机会。
铁铮 发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