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明勇)“建议加快对传统节日的立法工作,重新调整公众假日,使传统年节的文化传承活动有一个合理的假日空间;同时,应加强对传统年俗文化的观念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应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使中国年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成为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昨天,在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之际,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论坛在南京隆重举行,这次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组委会主办的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讨论通过的《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南京宣言》提出了以上倡言。
该宣言在提出“年俗文化如与旅游经济有机地结合,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理念的同时,也呼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和参与组织好各地的大型年俗活动。
论坛期间,南京市旅游局许洪局长如是解释他的看法:“用文化的力量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以旅游的手段传播中国悠久的民俗文化,让旅游和民俗的结合更为紧密。”
“主要是让长期以来被淡忘的农民文化成为公共文化,让民俗从边缘走向中心。”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高丙中指出。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开幕式上透露说:“在年俗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南京着力构建两大平台,突出三大载体。”据悉,“两大平台”指以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南京民俗博物馆为核心的需要集中保护、传承和展示年俗文化的两大特色旅游区,“三大载体”指夫子庙灯会、栖霞寺“迎新年、听钟声”和南京国际梅花节三大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百姓喜闻乐见的品牌旅游节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