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坚守在血防一线的战士;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授予吴阶平医学奖,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他是坚守在血防一线的战士;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授予吴阶平医学奖,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6年,我省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率、血防区居民平均感染率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31.7万人摆脱了血吸虫病的威胁。
作为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会员的汪天平,多次参加全国血吸虫病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范和方案的研讨和起草工作,是全国多部有关血吸虫病防治重要技术方案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作为骨干,汪天平参与研究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成为全国血吸虫病控制的一个重大转折,极大促进了国家防治目标的实现,试点和推广地区已显出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长期奔波在血防一线,汪天平一样感染过血吸虫病,但他从没退缩。其间,他有多次机会留在国外或大城市,最终他选择的依然是家乡,是血防一线。他说:一线虽然条件差,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把最新科研成果用于防治实践,能够直接为老百姓服务。近年来,在汪天平的主持下,我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先后承担了“国家医学十五攻关课题”、“总理基金”、“国家863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世界卫生组织TDR课题”,以及与国外、国家和兄弟所合作等20多余项课题研究,参与和主持国际合作项目6项。其中,由汪天平主持研究的“藐小棘隙吸虫流行病学与病原生物学研究”,有八项内容为国内外首次发现。研究发现的由喝生水感染藐小棘隙吸虫流行病而非吃生鱼感染,使疫区小学生藐小棘隙吸虫病感染率从20%降到零。
谈起自己的选择,汪天平虽有遗憾,但没有半点悔意。特别是看到近两年我省血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汪天平的选择是对的。目前,他承担和主持的“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泥沙变化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研究”、“引江济淮工程与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的研究”,为三峡大坝建成后防止疫情扩散和避免引江济淮工程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在他的努力下,去年,我省报告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发病率降到0.84/10万,全省有22个村新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7个村新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65个村新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
人物寄语
从事血防工作,长期奔波在血防一线,对于家庭和孩子,我欠他们很多。但每当我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的群众摆脱了瘟疫威胁,就感到非常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