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一篇名为《四川大学海归教授丘小庆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造假蒙人》的帖子在网上发出,川大教授丘小庆卷入学术造假旋涡。3月,清华大学教授刘辉涉嫌学术造假被免职。同月,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实名发表《就魏于全院士发表假论文问题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公开质疑四川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两篇重要论文造假。
公众也看到有良知的学者和相关机构也开始积极严肃地面对这个问题,2006年3月,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联合国内150名人文社科教授联名发表《关于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呼吁高校教授不能剽窃抄袭、不能发生学术腐败,反映了学界对规避学术不端行为的呼声,5月“汉芯”造价事件被查处,11月3日,知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发表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篇文章《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11月9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6种科研不端行为将受到查处和惩罚……
到底什么是学术腐败?学术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术腐败是应该通过建立学术规范的方法还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今天晚上七点,我们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他将在线和网友交流这个问题,欢迎网友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