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贷银行分析家们发现,英国几家大型银行每年对客户的恶意透支和支票跳票等行为收取高达12亿英镑罚金,单次罚金高达30英镑至40英镑。该项罚款的合法性受到英国公平贸易局的质疑,如果裁决非法,消费者有权要求返还6年内所缴罚款,也就是72亿英镑。
英国公平贸易局大概相当于我们的消协,但明显属于实权派,可以自行调查并作出法律裁决。而消协至今没有行政执法权,惟有警示、呼吁,最多出面协调。以至于每年3·15晚会轰轰烈烈,却止于曝光和诉苦,许多同样的诈骗侵权案一再重复发生。
英国银行收取罚金也许“量刑过重”,倒也称得上有理有据。扬善惩恶嘛。相比之下,我们的几大银行却是“好赖不分”。
对大工程大企业放贷,似乎并不在意风险,很多呆坏账无人追究。反而对于还贷率最高的房屋个贷,像碰到软柿子连掐带捏。北京市消协已经明确叫停银行转嫁房贷律师费,银行方面至今态度模糊,不少买房人仍需被迫签署一份同意委托贷款的协议,如果银行方面不交,业主就要交。类似的还有房贷险。由于饱受指摘,不少银行已经悄然取消,但就是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出来发话。更没有部门代表消费者提出“返还”的要求。
商业银行也就罢了,国资银行可都是咱老百姓出钱建的呀。说要上市,国库抽多少亿补黑洞,上市挣了钱便都成银行自己的了。多么离奇的投资回报关系!不过这属于中国特色,和人家没法接轨。
有能接轨的。银行方面曾说收取查询费、跨行取款费、31日不计息等是国际惯例,那么希望银行的监管处罚也尽快和国际接轨。对于明显的不当得利,不仅“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作为恶意侵占财产的惩罚,追溯6年8年都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