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六成“否决票”给食品安全再度敲响警钟
——代表委员热议食品安全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晓松、万一、王宇)10个消费者中就有6至7人给中国食品安全投了“否决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的《2006年31个城市食品放心工程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感到不放心。
这个调查结果引起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他们普遍认为,社情民意已经给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下达了“最后通牒”。
“吃,都不让老百姓放心,还能放心什么”
(现状)
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2006年食品制假售假十大典型案件中,从“吊白块”米线、有毒咸鱼干、苏丹红海椒面、硼砂凉皮,到加入蛋白糖、味精、氢氧化钠的假冒名牌啤酒,使用废旧皮革生产的食用明胶,过氧化值超标的食用油……各种造假制劣行为令人瞠目结舌。
“我们不知道吃什么好了。一般不敢去菜市场、小超市买吃的东西了。”正在北京市海淀区城乡仓储大超市购物的刘大妈对记者说,“帮我们给政府反映反映,民以食为天,在吃上不让我们老百姓放心,我们还能放心什么呀!”
(社情民意)
调查显示,尽管2006年消费者对食品市场的放心率比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但仍有约65%的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感到不放心。
(代表委员之声)
“老百姓在给食品安全投下‘否决票’的同时,也给有关政府部门投下了‘否决票。如果连吃的问题都解决不好,百姓怎么能安居乐业,我们的社会怎么能谈得上和谐!”
全国政协委员吕建中指出,民意重于泰山,有关部门应当认识到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考虑一下为什么一个吃的问题多年解决不了,尽快拿出有力措施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九三学社在给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申报的提案材料中提出,食品安全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重视与加强我国食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是目前亟待各级政府重视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生产环节是食品安全的“软肋”
(现状)
在生产环节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甚至个别大企业和名牌产品也不例外。有的知名产品竟然也存在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行为。
相对于企业造假制劣技术的日益高超,食品监管工作却存在着评价标准不统一、检测手段不先进、处罚力度不够等弱点。在“毒黄花菜”事件中就存在着这样的尴尬:《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黄花菜不属于“干菜”,不得使用硫磺等漂白剂,不得有二氧化硫残留;而质检、农业部门的标准中却规定“干菜”包括黄花菜,且明确了二氧化硫的残留标准。
(社情民意)
调查显示,有63.8%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在生产加工环节,而“严格检验检疫”和“加大处罚力度”是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
(代表委员之声)
“我国食品卫生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生产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王秦平认为,要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抓好源头,防患于未然。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表示,针对大规模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罚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现有法规分散、零乱,且标准过少。由于法规不完善,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造成的人体伤害,尚无法追究法律责任。如对销售有毒大米的行为,除没收外只能按出售伪劣商品处罚,最高罚款额为米价的5倍,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农村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
(现状)
“2元一大包的牛肉干、0.3元一包的方便面在农村市场随处可见,一袋250毫升的某品牌的酱油标价仅为0.5元,牙膏像石膏挤不出来,刚买的食品已过了保质期……相比城市食品市场,农村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这是基层一位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在抽查农村食品后写下的话。
目前,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相当数量的各类食品小作坊;同时,在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自产自销的散装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比比皆是。广大农村地区已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产地,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也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受害者。
(社情民意)
调查显示,目前城乡食品市场差别过大,一些被城市围剿的假冒伪劣食品纷纷“上山下乡”。消费者普遍认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更应关注。
(代表委员之声)
“农民生活得很辛苦。可近年来,不法分子把伪劣食品送到农村,实在可恨!对于那些造假制假、并把问题食品送到农村来的供应商,国家应该狠狠地打击。”
来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中慧认为,解决农村食品安全,关键要抓好源头治理。她说,由于远离城市,很少有人过问乡间小店的食品卫生状况,这些小店进货时大都选择一些价格便宜得出奇的货品。由于“天高皇帝远”,农村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盲区。“源头治理是根本,但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制假造假的打击力度不够,以后应该从立法、执法等方面加强。”
食品安全监管:从被动应付型转向主动保障型
根据科技部近日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展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实施“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逐步实现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转变。
百姓视角:我国食品安全还有哪些薄弱环节?
新近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在访问的14类问题中,被访者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还有哪些薄弱环节?百姓自有自己的看法。
食品安全引人担忧 3000项标准咋就难给百姓放心
春节将至,“谁知盘中餐,哪样能放心?”食品安全愈发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是啊,远的不说,光是去年媒体曝光的苏丹红辣酱、福寿螺、红心鸭蛋、瘦肉精、多宝鱼、韩国泡菜、阳澄湖大闸蟹等事件,就足够让大家“怀疑一切”,对所有食品提心吊胆的了。
2007年全国“两会”系列调查:食品安全
2006年,人们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您对食品安全有哪些感受?欢迎您就食品安全问题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