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南京市副市长 许慧玲
各位记者朋友:
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刚才,主持人介绍了南京自主创新的背景情况,南京大学的洪银兴教授和刘志彪教授发布了对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专项课题研究报告。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介绍南京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关情况。
正如主持人所介绍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私营企业发展的“温州模式”和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然后又出现苏州依托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现象。
面对国际竞争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经济发展新的客观要求,南京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对于南京发展的重要意义。南京是一个科教资源禀赋突出的城市,目前拥有48所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和为数众多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其中“211工程”高校达8所,名列同类城市第一位。2006年末南京地区拥有两院院士7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7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余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4人。2005年在校本科生50.37万人,在校研究生5.75万人,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人数845人、研究生96人,两项指标均列全国第一。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南京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76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达131个,均名列同类城市前列。基于南京雄厚的科教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及时做出了将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和中国重要科教中心的决策,把推进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寻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模式和路径,把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通过“创新、创业、创优”,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机制,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许多方面,推进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
南京自主创新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集成作用,核心是实现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有效结合。通过整合科教资源,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对接,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源泉向企业技术创新顺畅流动和转移的社会机制,将科教资源转变为现实的高科技企业和技术。在此基础上,以科教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外地科技资源和科技企业进入南京,形成开放和吸收的发展机制。
南京自主创新的路径,可用“12345”来概括,也就是一大平台、两个机制、三路大军、四大载体和五大领域。“一大平台”即基于科教资源优势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资源整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两个机制”即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互动的市场机制、政府强力推进的激励机制;“三路大军”即地方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含军工企业)三路创新大军;“四大载体”即从技术链路径形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各类科学园科学城以及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四大创新载体;“五大领域”指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以软件为核心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五大高科技产业。概括起来,就是依托基于全国科教优势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两个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三路大军”的协同努力,借助“四大载体”,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资源,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集中配置到以“五大领域”为主的城市支柱产业上,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点突破。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的实践,南京市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道路,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又好又快发展新模式的一个典型。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成效,概括起来就是基本实现了“三个结构转变”:第一,在发展路径上,基本实现从科教优势向创新、创业、创优“三创”优势的结构转变;第二,在产业发展上,基本上实现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结构转变;第三,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基本上实现了从依赖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进步的结构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3][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