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夫妇西安街头“学雷锋”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学习”题词纪念日。44年来,每到这个日子,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以自己的方式“学雷锋”。虽然雷锋当年所做的事,44年来在被不断重复,“学雷锋”活动经历过不少风雨,但44年来,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已深入中国人的心灵,已远播他乡,不可磨灭,不可替代。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77.8%的人把雷锋当做榜样,但“每年突击学一次雷锋”也让57.3%的人觉得易流于形式;80.6%的人在今年的学雷锋日里并没什么特殊的打算;56.3%的人认为学雷锋绝对必要,关键是以什么形式来学。
行动:教英语,清理野广告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手迹,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学雷锋”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后,每年的3月5日,大批民众走上街头参加义务劳动。
44年后的3月5日,83岁的罗伊·威廉姆斯(RoyB.Williams)和72岁的玛丽琳·威廉姆斯(MarilynWilliams)成了中国庞大的学雷锋队伍里的一员。按照事先安排,这对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老夫妇将在西安市长安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为师生们义务教授三个星期的英语。
3月4日,当罗伊和玛丽琳刚抵达西安后,负责接待的美国环球志愿者组织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第二天即是中国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在中国,雷锋就像你们这样的美国志愿者。”翻译如是告诉这对老夫妇。听说雷锋就是中国“志愿者”的代表,两位古稀老人欣然决定要加入西安的“学雷锋”队伍中。
美国志愿者要在西安学雷锋,活动组织者着急了。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怎么学?学什么?突然,有人发现当日一报纸刊登消息称,朱雀门外的一家户外用品店在橱窗里张贴出了巨幅雷锋像。通过联系,3月5日当天,罗伊和玛丽琳可以参加店里组织的学雷锋活动。
3月5日上午9时许,为了迎接两位美国朋友,店员们将店里店外打扫了一番。老板卜伟说,先让罗伊和玛丽琳给店员们教一些有关奥运方面的英语,再参加街头一些清洁劳动。
10时30分许,在翻译陪同下,罗伊和玛丽琳如约前来。打破了最初的陌生和尴尬后,桌子两旁的主客双方逐渐投入自己的角色。玛丽琳按照自己准备的教学方案,一字一句地带着周围人朗读一些英语单词和句子。高兴之际,玛丽琳唱起了英文歌曲。
一个多小时后,参加活动的所有人涌出室外,清理街头随处可见的野广告。尽管早晨的气温不足10℃,可罗伊和玛丽琳却很热情,手中的小铲子飞起飞落。
感言:通过行动回报社会
对于此次在中国“学雷锋”的亲身经历,罗伊和玛丽琳毫不避讳地说,只是形式上的学习。“他体现了人类的一种品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这就足够了。”罗伊对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帮助普通人”的观点很赞同。在他们眼里,自己来中国从事志愿者工作,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2004年夏,飓风“珍妮”袭击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罗伊和玛丽琳的家也未能幸免。除了政府对民众的紧急救援外,让罗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邻居对他的帮助。“我们非常幸运,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罗伊说,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参加3月5日的“学雷锋日”。
尽管3月5日的活动有些形式化,但罗伊认为,将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依然有意义。罗伊说:“这样的日子能让人们学会去帮助别人。如果人们真正学到了这一点,他们很难在今后的生活中忘记。虽然有人会在平时停止志愿服务,但是这种志愿服务的‘种子’会种在他们心中。”
据了解,美国环球志愿者组织中国服务项目部每年都会接待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其中,中老年人占大多数,威廉姆斯夫妇就是第145批志愿者。“很多美国人都信奉一个金科玉律,你所做的一切,有可能别人将来也会对你这么做。”罗伊最后说。
记者 蔡京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