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者
即便,我们在商家填写资料时,以小人之心度之,慎之又慎,
我们个人信息的泄漏恐也防不胜防。
撰稿/杨 江(记者)
在银行、电信、邮政、保险等服务部门填写个人资料时,你恐怕是不会担心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但若这些信息落到了诈骗分子手里,后果可想而知。侦探公司的魏青对记者就曾坦言,确有侦探公司通过通讯公司内部的员工,或是朋友,或收买,总之在这些“内鬼”的帮助下拿到本不可能被通讯公司之外的机构所获悉的客户个人通讯信息。
各地都曾有类似报道,譬如,刚生了孩子,就有人频频给家中打来电话推销奶粉、做胎毛笔、水晶印……而且对孩子的出生日期、性别都了如指掌;刚有亲友被查出患有肿瘤,立即就有人打来电话推销抗肿瘤保健品。
熟知信息搜集渠道的魏青断言,若非个人不慎,多半情况下就是医院内部的人将这些信息出于私利出卖给了那些商家。
一个做汽车安全膜生意的朋友告诉记者,从汽车4S店、修理厂、车管所这些与汽车相关的商家或者管理部门拿到一些有拓展业务价值的车主的详细信息,包括电话、家址、车牌、车型、车况甚至车子的颜色、发动机号,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般而言,车主在这些地点,譬如修车时,都会留下这些个人信息,与汽车产品相关的商家只要与这些地点达成合作,就会信息共享,共拓商机。
昆明的媒体日前还曾曝光,昆明的一些车主饱受保险公司骚扰,一位车主竟然在一天内接到了13个推销保险的电话,对方连车子保险的种类,何时到期都了如指掌,记者调查下来,原来,车市、修理厂、自驾游登记、4S店等处,将这些信息卖给了保险公司,甚至有些修理厂的员工还兼职担任了保险公司的编外业务员。
当然,如果像北京的冯女士那样就倒大霉了。平素里,我们间或就会听到电话通知中奖之类的骗局,这种事情发生得多了,大家对“中奖”一词也就有了抗体。不过现在的短信诈骗不说“电话号码中奖”了,而是搬出了刷卡消费信息、汽车退税等幌子。
冯女士就接到了自称“北京市财政局金融处”的电话,通知她不久前买的别克车可被退还购置税款1.1万元,不幸的冯女士最终被骗45万元。北京警方后来调查发现,冯女士这样的短信诈骗案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刚刚购买了房子或私家车,他们因为对方准确说出了自己的姓名、电话、车型、住址等详细私人信息,才相信了对方所称的身份。而这些信息大多就是房产中介或汽车4S店的员工泄露的,导致诈骗团伙能轻易锁定侵害目标。
不少人接受采访时还问,为何常有银行向我推销信用卡,从对方的口气,明显知道我的消费能力、收入状况,但我与这家银行素无业务往来,他们又是如何获知我的这些信息的?
一个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商场、餐厅消费,或者说在某一家俱乐部、某一个商家办了会员卡,都会留下一些个人信息,现在,商家建立自己的客户资料库的意识也都在加强,因此都尽量让客户留下更多的有用信息。
但问题是消费者本身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并不强,甚至处于不设防状态,法律对商家使用个人信息也没有作出很明确的制约,于是,类似汽车行业那样,银行的信用卡推销人员为了业绩往往会发动身边的关系搜索他们的目标人群信息,无疑,从商场、俱乐部的朋友处弄到客户资料是一个很好的捷径。
当然,一个在商界工作过的人,身上总是带有很多他人的信息,甚至是一个信息库,比如在保险业里,客户资料随着推销员流动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到了另一家公司往往会带走他掌握的客户或者目标客户的个人信息。因此,当你成为了某家保险公司的客户后,有更多保险公司向你推销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家装潢公司的老总如此总结,做生意就是做人脉,商场竞争日趋激烈,谁掌握了更多的客户信息,就掌握了更多的商机。
他举例,以前他会派业务员装成买房者守候在楼盘销售处,一旦发现有购房者签订合同时就在一旁偷偷记下购房者的联系方式,而后与购房者联系介绍自己的装修公司。
“房产市场景气的时候,简直就是信息争夺战,好几个装修公司的人争抢一个客户的资料。”后来,他试着向一些楼盘的销售处购买购房者的信息,“生意大家做,互惠互利,售楼处是肯的。”
因此,我们也就不奇怪,为何刚买了一套房子,装修公司频频上门,连房子的结构、购价都了如指掌了。
“我是做美容院的,在我们这里办理美容卡的客户,我们知道联系方式,也从客户的办卡金额判断得出她的消费能力。假如我有一个朋友是开健身房的,我正好可以用我的这些资料和他换,彼此拓展业务。”一个美容院的主管告诉记者,“只要你在一家企业登记了你的信息,可能你的信息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传递至更多的商业领域。”
如此,即便我们在刷信用卡时将身边每一个人都视作可能的嫌疑人,而戒备森严;即便,我们在商家填写资料时,以小人之心度之,慎之又慎,我们个人信息的泄漏恐也防不胜防。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