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标尺无力考究高校贪腐
官、学、商各归其位——虽然未必是最优的解决之道,但对高校腐败的现实,已经显得非常迫切。
撰稿/汪 伟(记者)
中国教育部最近推行一项新政策规定,从2007年开始,部属大学的校长离职前,必须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交接内容,任内的重大经济决策和经济事项决定的程序、效果,校长们也必须做出说明。
这个预测似乎过于乐观了一点。教育部明确指出,“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学校(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在大学校长离职前审查他们这一责任,尽管从来没有过,但现在还仅限于教育部部属高校(绝大多数是中国的重点大学),即使推广到全国所有的高校,事后追责的政策到底效果如何,也还是未知之数。然而媒体和民众却如此敏感并且期待,说明整治高校腐败已经到了非常急迫的时刻。
不易监管的高校腐败
大学并不像有人想当然中那样,天然是一方净土。高校腐败产生的原因也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两样,那些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因素:市场垄断和缺乏监督的权力在高校的存在,使得来自大学的贪腐消息不绝于耳。
接受党委领导和行政机关管理的公立高校是中国大学的绝对主流,是一种高度垄断而且稀缺的资源,权力监督的重心多年落在招生环节,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能够调度的资源今非昔比,各个环节的财务监督都亟待实施。然而,中国大学的治校体制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大学中的经济腐败因此也带有转型社会的特征。如同市场经济改革起步阶段的很多情形一样,大学某些情形下已经变成了市场的主体,享有市场带来的收益,然而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维持着计划经济的风格。两种制度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灰色地带,为一些人带来了中饱私囊的机会。
高校招生过程中买卖入学资格的情形且不论,最常见的高校腐败还发生在教材采购环节。高校一般向学生代收一笔费用,用以集中代购教材,利用规模效应取得较低的价格,最终受惠的理应是学生。但现实中采购人员吃回扣,宁可接受较低的折扣,采购定价高而质量差甚至学生根本不需要的教材,最终统统要学生买单。代购教材本来应出自学生志愿,但许多大学事先不征求意见,强制代购。随着图书发行市场的竞争和成熟,要求自行购买教材的呼声已经有很多年,大学始终不愿意放弃代购。更为恶劣的是,教材购回后,大学应该与学生结算费用,退还结余,但据《中国审计报》披露,许多大学竟然多年来从未进行过结算。教材采购环节的腐败,由此成了高校久治不愈而且是公开的恶疾,涉及到的金额每年虽未必惊人,却最直白不过地说明了腐败治理的困难所在。
腐败行为最多发的是基建领域。1990年代后期的政策性扩招一度使各地大学校舍和场馆紧缺,1999年前后,大多数高校大兴土木,又多又快地盖了很多房屋;这个扩建校舍、发展新校区和大学城的浪潮,至今已经是一笔很大的生意。这笔生意本来有成熟的市场模式可资借鉴,可以按照政府市政工程的模式进行招投标,也可以采取更为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但都要便于社会监督整个过程是否公开透明。尽管大学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大学的性质是非营利性的,其经费来源一方面有政府投入,另一方面要依赖学生缴纳的学费。国家教育投入一直不足,经费很紧张,而学费又是国民一项巨额的经济负担,社会监督高校的基建资金使用情况,防止因为腐败造成经济损失,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高校基建中的腐败屡屡发生,说明监督并不容易。中国大学那种官、学、商并存的混合体制,尤其加重了监管的难度。
官学商混合体制是病因
在官学商并存的混合体制里,不管是部属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大学校长和高校行政人员都是有行政级别的政府官员,同时大学还自己兴办企业、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培训、冠名等等)。行政机关经营企业,已经被证明是一种不公平的市场行为,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大学却同时兼具官、学、商三种身份,部分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同时又是市场主体,还要发挥教育功能,显然,这种混合体制使财务监管和其他监管形式都更加困难。高校财务令人吃惊的混乱,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根据审计署披露的2004年对18所重点大学的审计结果,各种乱收费一年计有8亿元之多,高校财务及校办产业管理薄弱,普遍存在收支反映不实、科研课题经费管理不规范和校办企业管理不严的问题。有的校办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也概莫能外。
官学商混合体制意味着分别针对政府、教育和商业部门的监管制度,无法单独地对大学进行有效监管,在校内营建、课题经费管理、校内收费和校办企业等等性质含糊的地带,现有的监管制度尤其难以发挥作用,这些性质含糊的地带也正是高校腐败高发的地带。
那么,高校内部的监督呢?和政府部门一样,高校的行政部门也存在效率低下等等问题,更严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机制更加薄弱。作为社区的高校人数众多,师生多年来呼吁改变管理体制,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和自治的功能,或者借鉴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经验,发挥教授治校的能动性,使校长和其他行政部门的活动,能够受到自下而上的制衡。
这首先要削弱高校的“官气”,改变大学附庸于行政机关的现状,使校长从官员回归到教育家——此是治本之道,但呼声尽管发生了反响,朝着实质性方向的进步,却慢得惊人。
为此,有人认为,大学应该完全杜绝营利性的企业活动,这个要求并不现实。现代大学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远非柏拉图的学园和中世纪教会兴办的大学可以比拟。校产需要通过经营活动保值增值,或者自行发展拥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大学都已经很难和企业脱离关系。令人迷惑的是,不管古今中外的大学,都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机构,但企业的本质却在于追逐利润,二者如何兼容呢?这个问题毋宁是说,大学的主体是教育,在教育环节中谋取利润,绝对违背了教育的特性。有意把教育和商业活动或者把商业行为与行政管理混淆起来的做法,如果不是别有所图,也肯定会造成混乱,使腐败行为有机可乘。
一位大学校长,如果既要管大一学生的课程表,又要担心同级别的政府官员对自己的看法,还要决定校办企业的并购事宜,他的权力就太大了,同理,校长这个职业的风险,也未免太大了。廓清大学的体制,将其教育属性、行政属性和市场属性严格区分开来,并将其置于不同的监管制度之下。官、学、商各归其位——虽然未必是最优的解决之道,但对高校腐败的现实,已经显得非常迫切。
大学腐败的道德风险
出于良好的愿望,当然,也是出于对大学的感情,很多人愿意从道德而不是制度的角度来考虑高等教育中的腐败问题。其实,如果我们尊重自己的经验,就会得出如下结论:大学和大学中人的道德水平,并不比其他社区、团体和人群高。防止腐败最重要的途径仍然是制度建设,不管是在高校、政府还是企业,都一样。
但是高等教育中的腐败带来的社会效果,的确更加恶劣。教育的功能除了传授知识,也要明确道德。校长随意处置校产,像天津大学原校长单平那样,将亿元以上的资产委托他人炒股,却没有履行必要的程序,最终造成惨重损失,或者像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李泽霖那样,利用招生的职权上下其手……渎职和贪腐的师长们沉重打击了大学教育本身。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的道德水平更低,而是因为他们往往言行不一。交警闯红灯,法官撒谎,医生泄露患者的隐私,校长的学术或经济不端,这些不良的职务行为比暴力犯罪的后果更严重;不是因为他们降低了一个社会的道德高度,而是因为他们可能降低了社会对道德底线的感知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一个社会的影响,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但是总有一天要显现出来。为长远计,整治大学里的腐败还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