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理由]
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三个新的国家级“试验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何处,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建省办经济特区19年来,海南如何又好又快的发展,牵动着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今年我省两会期间,如何突出“特”字,实现海南改革开放事业的新突破,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一个共识是,与环境、产业特色相比较,海南的体制特色相对逊色,已成为制约海南发展的突出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海南团代表提交了《请求将海南省列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这代表着全省800万人民的心声:海南渴望成为新一轮的改革试验田,重塑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形象!
海口晚报网3月8日讯: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给海南人民提出了一个沉甸甸的命题,如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突出特区的特字”?
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海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人大会议期间上书国务院,建议将海南列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海南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改革的责任,为全国在重大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前期经验,让海南以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身份成为新一轮改革的探路者。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实质是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将从经济体制领域,引入更广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综合领域。
据了解,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浦东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次年6月,天津滨海新区成为我国第二个试验区。谁会成为第三个试验区,深圳?珠海?众说纷纭充满悬念。
曾一度边缘化的海南,带着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带着重塑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形象的雄心,决定参加这一轮竞争激烈的角逐。在他们看来,成为全国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无疑将为回答如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突出特区的特字”这一命题打开突破口。
海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理性地回顾海南近20年的特区历程,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在全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省初期,海南的种种“特色”令全国瞩目:行政体制开全国先河,推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经济体制大力倡导市场调节为主、计划为辅;投资体制则提倡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非公资金发展海南;而在人才引进体制上也打破很多旧框框……
海南人民不曾忘记,对海南的特区建设中央所寄予的厚望。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迎来了经济开发热潮,创造过全国瞩目的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从1988年到1999年13年时间累计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超过建国后到建省前38年的总和。然而海南的特区之路并不平坦,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海南经济急速下滑,经济发展速度大大低于全国平均速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南一度错失了发展良机。
在经济回落改革受阻的情况下,海南人民没有退缩没有灰心。经过几届政府的努力,海南逐步走出房地产泡沫经济带来的阴影,摘掉了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初步形成“环境、产业、体制”三大特色。近年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从2003年开始,海南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转入加速增长的良性轨道,具备了新一轮更好更快发展的条件。2006年,海南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千亿和百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虽然海南经济逐年向好,但从全国形势来看,随着一轮轮改革的开展,海南的“特”字优势已逐渐淡化,著名特区问题研究者弘陶博士曾对记者说,相较于海南,他用“惊叹”形容了全国各省区改革思路的大胆程度和新奇程度。
海南人民也看到,凭借吸引投资加快发展的特区政策体制优势已越来越不明显,靠体制内的优惠政策来推动社会前进已后继乏力,势必需要通过改革创新焕发经济特区的体制机制优势,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海南渴望新的机遇。(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