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近代诗人郑献甫的厅堂自题联。上联是说读书治学要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子”系指时态。“自课”,在这里是指自己完成既定的学业。宋·苏轼有“有客独自吟,清夜默自课”(《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签之》)。“三余”是指东汉末董遇利用“三余”读书的典故。汉献帝兴平年间,战乱频仍,旱灾连年,董遇与兄只好逃亡外地,以打柴为生。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他仍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坚持学习,成为三国时期著名学者。
有人向他求教,他总是要人先读百遍,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说苦无时间,董遇回答:“当以‘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国志》·卷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注引<魏略>)。“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农活少,是一年中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中的空闲时间;阴雨时也是一种短时的空闲时间。读书自课能利用“三余”,孜孜以求,就会学业有成。
下联是说经历世事,待人处事要带着“和为贵,忍为高”的意图。所谓“百忍”即百般忍耐。事指唐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年间,高宗(李治)祀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片时不能忍,烦恼日月长。故人之气量要宏大,宏大则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这样既可和睦家庭气氛,又可调节自身情绪。故胡文定说:“人能常忍得身安。”忍之一字,不仅是养生大法,也是“应世之要法”(清·石成金《传家宝》第二集)。当然,遇到原则问题则是不能忍的,应晓之以理,分辨是非;非原则问题则应以“忍为高”。
熊经浴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