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3月9日专电(记者江毅)“水这么宝贵,我们现在在旱地育秧子,穿着皮鞋就可以种田了,而且出秧比过去快,水也少用不少。”四川省中江县通济村农民李田顺告诉记者,差不多10个月都没下大雨了,现在农民种田得“换脑筋”,千方百计地节约水。
中江县属于丘陵地区,全县140多万人中,有120多万是种田农民。从2006年5月至今没下过大雨,降雨量比正常年份减少三分之二,全县一半以上的堰塘、河渠干涸,水资源变得异常宝贵。
中江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大校告诉记者,今年全县农业灌溉用水差3000万立方米,县里正在推广30万亩旱育秧,引导农民将水稻秧苗种在旱地上,这样,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种水稻,可以减少农民损失。他说,如果按照传统水稻种植方法,从育秧到收割,1亩田地至少要用水400立方米,而采用旱育秧1亩田地可节约水110立方米,而且秧苗栽下去当天就可以生根,第二天就长出新叶子,比传统方法要快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