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公学与私学的“角色错位”
作者:顾意亮
“社会对农民工子女学校不公平,毕竟是他们使得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子弟免于失学!”丁常云委员指出:新闻媒体在曝光一些不合格民办学校时,大都言及这些学校“消防、卫生、安全等多项不达标,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硬件尚且如此,加以推断,其教学质量也是可想而知。
“是农民工们不懂得教育质量的优劣吗?当然不是,农民工也不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到正规学校去接受优良的教育,而实在是囊中羞涩、无能为力!”丁常云委员认为,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那就是:为什么公立学校收费更高,私立学校反而更低?这是因为城市教育管理部门,把公众税收投资办的学校,当成了教育部门的垄断资产,且这个垄断资产只能优待城里的孩子!殊不知,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来自公众税收,属于全体公民而不只属于城里人。
丁常云委员说,在全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存在类似现象:雨后春笋般的民办学校收费低廉、质量堪忧,公立学校资源丰富、收费高昂。于是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在这里出现了严重的“角色错位”,本该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立学校染上“贵族化”色彩,收费门槛越来越高;私立学校倒是大走平民化路线,向农民工子弟敞开大门。然而开办私立学校毕竟是一种市场行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标,指望它来提供“义务教育”的后果必然是无法保证的教学质量。
丁常云委员分析认为:说到底,其根源还是在于政府的“角色不够到位”,财政教育开支太少,使公立学校不能覆盖更多适龄儿童的范畴,而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又加剧了这种倾向。因此,要改变这种“角色错位”,需要政府角色到位,比如由政府建设更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让农民工的孩子也能到这类专门的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顾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