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就像是一个迷宫或一座小城镇。
这是位于北京东北方向的朝阳区大山子地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原国营 798 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
在这个目前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无数闲置的厂房被租用和改造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
3月1日下午。“798”第4区域。
找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作家、音乐家刘索拉的工作室。如果不是一个老大爷引路,我们可能还会找更长的时间。
刘的工作室隐藏在一个颇不起眼的拐角处,无标牌。“这样可以让我清楚地听到更多的声音,在这房间里。”
在一个所谓“经验主义”的世界里,一个我们自以为已经熟透了的世界里,“798”似乎给我们展示了世界的另一面,激活着我们萎缩的想象力;这里“游荡”着的那些人,更像是一群住在郊区的柏拉图。
——而其间还住着一些隐秘的“女柏拉图”。
与那些男性艺术家一样,在“798”里的女性艺术工作者她们画着画儿,做音乐、写字,忙展览,或经营一间小店,做着些和艺术有关的事情。
或许她们中的每一个不一定是伟大的艺术家,但在这个偏僻、类似于乌托邦小镇一样的地方,以她们特有的坚韧、细腻、敏感和爱在此阐释、定义对艺术与时代的独特理解。
文/本报记者夏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