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权益受到侵害又讨不到说法的消费者而言,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昨天,省和南京市消费者协会与过去十余年一样,举行了大型的纪念活动。涌动的人潮,密集的人流,一个个前来维权消费者渴盼的眼神、痛苦的叙述,让记者内心领略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百姓消费很无奈
遭遇一:黑芝麻居然频掉色家住裴家桥的朱阿姨今年58岁了,可是春节前在家门口买的4斤黑芝麻,却成为了这段时间最让她窝心的事情。
在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咨询台前,朱阿姨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
朱阿姨告诉记者,自己眼睛不好,买黑芝麻的目的是治疗眼疾。春节前,他们小区来了一个卖黑芝麻的摊贩,于是朱阿姨便按照每斤6元的价格买了4斤。依照经验,她回去后,稍微加工了一下便每天吃了起来。可是一段时间吃下来,朱阿姨却发现自己的胃经常发胀。
有一次,她无意中将水泼到芝麻上时,发现地上留下了一片黑印迹。深感奇怪的她便将芝麻倒入盆中泡了一下,这一泡却将自来水泡成了黑水。“我洗了十几遍,结果水还是黑的。”
遭遇二:装潢公司跑了 维权没有影踪 73岁的赵大爷一大早就来到了3.15咨询现场,他是来向一家名为杨艺装饰的公司讨要说法。
赵大爷说,他在今年的1月18日向杨艺装饰缴清了最后的装潢款,整个装潢总计24500元。按照合同规定,装潢公司有义务对该房进行包修责任,可是当赵大爷与装潢公司联系的时候,对方表示春节后为其进行修理。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了节后,当赵大爷多次拨打合同上的联系电话时,对方的电话却变成了空号。面对问题百出的新房,赵大爷很伤心,投诉到相关部门,对方也表示无能为力。
遭遇三:微波炉盒遇高温有异味陆女士在当天带来了去年买的一个龙式达牌的微波炉盒,可是买来之后,她就不敢用,因为这个盒子每次一用就发出难闻的怪味。
陆女士说这种味道很刺鼻,她怀疑有毒。买来后的不久,她将这个盒子带到了超市寻求解释,超市销售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味道很正常,用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可是这一用就是两个月,味道依旧,陆女士说,这个3.15就是要来弄明白这个微波炉盒异味究竟出在哪。
企业现场专人“扑火”
其实在昨天消协主办的咨询活动之前,南京市质检协会也举办了3.15大型服务现场活动,从投诉中不难发现,平日自我宣传调子很高的不少企业都是问题凸现。
在两个大型的咨询活动现场记者发现,和前来讨说法的消费者一样,一些企业也很活跃。这些企业平时对待投诉和售后漫不经心,可是在3.15前后却表现突出,异常的举动令消费者有受宠若惊之感。
和投诉者爱往消协咨询台前挤一样,在消协投诉台旁边始终伫立着一伙西装笔挺的人,这些人始终紧张地注视着前来投诉或咨询的消费者,他们就像企业设立的流动哨,一发现有投诉自己品牌的,立即笑脸相迎,设法将投诉人拦在边上。
不过偏偏也有的消费者不领情,一位带着等离子电视来投诉的女士就一把推开了前来“挡架”的企业代表,对着媒体声泪俱下地痛诉自己的遭遇。面对消费者如此不领情,被投诉企业的代表也显得有些“无助”。
天天3.15依然很遥远
据消协不完全统计,今年活动当天的投诉量同比增加了4成,昨天在新街口举行的广场咨询活动尚未正式开始,省和南京市消协的投诉受理台前就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去年3.15活动时,主办者和参与者都发现投诉者在减少,令人颇感欣慰。然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去年的欣慰变成了今年的诧异。
曾经宁静的3.15又现投诉大潮,追根溯源有人归纳为生产和商业企业道德的滑坡、诚信的衰退、信用的缺失。于是,一度被认为多余的3.15大型服务活动,又成为无奈之中消费者心目中无所不能的“上帝”,现实的境况只能说明,天天3.15只能作为一个很响却很难实现的口号。
本报记者 陈 郁 打印字体显示:大 中小地址:南京市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 邮编:210005 热线电话:(025)96096 传真:(025)86854772江苏扬子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制作运营 备案号:苏ICP备05012208经营许可证:苏ICP证-030123扬子晚报,未经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