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话题
3月5日,一位叫史慧南的73岁苏州老人来到本报编辑部。他说,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苏州遗体捐献两年来申请者已从28例增加到400多例,他希望通过本报的呼吁,将这个致力于医学事业的队伍不断壮大,于是他决定深入到各个乡镇进行遗体捐赠宣传。
一个星期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史慧南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宣传历程……同时,记者从各方了解到,与史慧南脚步“放缓”不相协调的是,因为尸源不足,各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教学条件、医院术前准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事者说
动员“遗体捐献”遭遇尴尬
史慧南(苏州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者首届委员会成员):自2006年4月苏州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者首届委员会成立,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通过委员开会讨论决定,分组深入到苏州各个乡镇进行遗体捐献的宣传。我负责相城区,但这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也需要一定的经费。因此,我希望通过《江南时报》呼吁,进一步唤醒政府的意识,与我一起投入到遗体捐献的宣传中去。3月6日,我就去了相城区的红十字会,向有关负责人表述了我的想法。我个人分析,相城区乡镇较多,而我随身携带的宣传品毕竟有限,当地最好能够提供随时复印的条件,且需要安排一个对地方人流聚集处比较熟悉的工作人员,配合我一起宣传。相城区大小乡镇约11个,如果没有这样的配合,对于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举步维艰。这虽然需要一定的交通费用,但毕竟有限,只要有心,就能解决。当天,我向该区有关负责人表达了来意,并详细解读了遗体捐献的重大意义之后,得到了“需向上级请示”的回复。但是过了几天,“那边”的请示还没有具体的回应,我只有等待。不过我已经与苏州市红十字会沟通过这次深入乡镇的经历,市红十字会负责遗体捐献的周晓蓉部长建议我应该适时地放慢脚步。
管理者言
宣传“遗体捐献”应该慎重
郝如一(苏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在遗体志愿者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觉悟很高,但其中也不乏因对子女不满或因为其他矛盾一时想不开的老人,这样的志愿者最后能否成功捐献是个问题,如果不是十分清醒地认识到遗体捐献的意义,那么很有可能是无效捐赠。子女到时候不通知红十字会接受遗体,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我认为,遗体捐献的宣传应该慎重,毕竟遗体捐赠目前还无法可依,出现纠纷将很难收场。目前我国没有为遗体捐献立法,这方面面临法律空白。以苏州为例,目前只能按照苏州市人民政府发的《苏州市遗体捐赠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应众多遗体捐赠志愿者的建议,同时考虑到这些热心人士对于其他市民的教育意义,目前市红十会与苏州大学医学院正着手准备遗体捐献接收站的挂牌仪式,并对两年来已经成功捐献的23位热心人士举办“告别式”,同时建立一个小型纪念碑,将遗体捐赠者的名字记录上碑。
周晓蓉(苏州市红十字会赈灾救济部部长):从以前几十年就接收了20多具遗体,到近两年有400人申请遗体捐献,这是每一个遗体捐献志愿者努力的结果。但需要认识到,让更多人有这样的意识,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业,需要有个过程。如果队伍壮大很快,我们感到欣慰;如果缓慢,我们将把这个事业日臻完善。帮助医学事业的发展,改善医学事业的教学条件。目前医学事业需要的遗体还远远不能满足,只有加速发展壮大,才能让更多的遗体尽快参与进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去。同时也能尽快将以前的尸源透明化。
专家分析
医院遗体源捉襟见肘
孙老师(苏州大学医学院,从事解剖学教学工作):我们院一年需要遗体作为人体标本近40具。即使这样,也才能基本满足本科生12个人一具人体标本,研究生20人一具人体标本。事实上4个学生一具人体标本,教学效果才比较好。虽然目前报名申请遗体捐献的热心人士不少,但目前真正实现成功捐献的并不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些医生的责任心较强,一般上手术台前几天会提出和医学院校的老师在人体标本上进行实践,这样更加胸有成竹。因此,能有充足的遗体源,相信不仅能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而且能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大大减少手术风险。
吴老师(江苏一位资深的医学教授):遗体解剖实践和画面讲解有着本质的区别,落实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医学心理的课程也是从平常的解剖实践中锻炼和积累形成的。课堂上听解剖学、看遗体解剖是有很多人的,而真正给病人做手术时只有一个人是主刀,一切都是看主治医师的,往往有很多实习的医生在“动真格”时就此退却了,甚至恐惧了,回头又找到了学校的老师请求心理援助。如果学校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把这个过程缩短,让学生们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放弃解剖学的院校务必慎重,别忘了,我们伟大的科学家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