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法规及时清理也是依法行政
杨耕身
南方网讯据8月6日《文汇报》报道,在5日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终止执行《关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的决定》的决定。
在“非典”时期,出台《关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的决定》这样一种地方规章是十分必要的,为上海市前一时期的防治“非典”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鉴于当前“非典”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防治“非典”工作已经从应急措施转向常态管理和长效管理,该项《决定》已明显“过期”,不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其予以终止也就理所当然,也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过期”法规都能得到及时的终止呢?显然不是。就拿前一段时间“非典”时期来说,各地都出台了许多关于“防非”的地方性规章,但是直到目前,就我们目力所及,像上海这样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明确予以终止的却很少。更多的,是采取一种听任其“自然死亡”的做法。这样的做法会不可回避地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它会给公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一项规章没有被终止执行,就依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相关行政执法机构就依然具有相应执法权力。在一个法治社会,法律法规应当被敬畏,那么从这个角度说,公民就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公民的法治意识要求公民应当遵纪守法,依法行事,另一方面却又显然没有了这个必要,由此产生的难堪就不言而喻,而这种“两难”未必不是行政执法部门所面临的尴尬。也许,仅就“非典”时期的某项地方规章来说,或并不致此,但如果是其它领域的一些明显“过期”的法规呢?因此,仅仅寄望于“过期”法规的“自然死亡”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难免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或使“过期”法条“死而不僵”,结果还可能会伤及于人。
其次,法规“过期”而没有及时作废,最终将损害法律的威信。法律的威信来自它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当一项规章虽未终止却事实上又形同虚设之时,则其令公众信仰、令公众受约束的力量也就荡然无存。立法是一个很严肃也很系统的工作,它并不仅仅满足于把一部法律“立”起来,而是包括了从提案、起草、通过、颁布直到因不再适用而不得不修改乃至废止的全过程,这当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立法工作甚至执法工作的质量。我国《宪法》及《立法法》均对不再适宜的法规的废止作了相应规定,这是立法程序的必然要求。在日益法制化的社会,只有严格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和解决立法领域的事情,才能提高法律的威信。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深入人心。而对于“过期”法规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就违背了立法的初衷。
社会在进步,肯定不断会有一些法规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这就需要相关的立法部门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地对一些“过期”的法规通过合法的程序予以终止,而不能等到非清理不可的时候才来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