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有句古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然而在“未富先老”“421”家庭、空巢老人险情频发等严峻形势下,自古尊崇孝道的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养老困局,这引起了参会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421”家庭:“银发中国”给年轻人带来的现实困境
“未来10年,我国‘421’家庭的数量至少会有上千万个。”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说,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并开始养育下一代。于是,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职职工供养退休人员的巨大压力表现明显。
而且,“421”家庭里的年轻人不仅要承担养孩子的责任,还得面对因无暇而“养不了父母”的难题。翁美香夫妇都是独生子女,2003年从浙江到上海开了个十几平方米的小理发店。她的父母和公婆都是退休工人。除此之外,她的爷爷奶奶仍然健在。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她和丈夫要照顾并供养6位老人。“现在,夫妻俩拼命挣钱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小家,也是为供养老人做准备。”翁美香说,“自己对未来没有太多打算,因为根本不敢多想,过一天算一天。”
“我们夫妻都是独生子女,虽然两家的父母都有退休金,但我们两人都是小医院医生,收入不高但工作却很忙,平时连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多少,现在房价、教育费那么高,不是我们不孝顺,除非我们是‘千手观音’,还得有‘分身术’才能经常照顾父母。”重庆某医院骨科大夫陈静无奈地说。
空巢老人“险情”频发社会养老艰难前行
据调查,北京、上海老人家庭的“空巢”比例分别达到34%和36.8%。而北京市安德里社区老年人55.63%是“空巢”,沈阳市铁西区康宁社区和太原市杏花岭区锦绣园社区“空巢”老人分别高达73.18%和71%。
“今年1月,重庆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空巢老人唐贵芝突然犯病摔倒在家中,一天两夜无人知晓。邻居发现后将老人送往医院。一天后,老人去世。”陈万志委员说,如今像这样的惨剧越来越多,他们的孤独辞世充分显示了“421”家庭和“空巢老人”的潜在问题。
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表示,我国老龄产业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老年人的市场需求极大;另一方面老年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
部分代表委员表示,这些年政府的确出台了不少好政策,但一到操作层面就享受不到了。养老机构严重滞后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不完全是经济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未富先老”的红色信号
截至200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5亿人,占全国人口11%左右,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有关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出红色信号。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郑斯林认为,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但中国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国老龄化有4个特点:老龄人口多、老龄化进程快、生产力及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历史欠账较多。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包括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医疗费用加大等。
“‘未富先老’并非一味只是压力,未雨绸缪才能应对挑战。”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认为,1990年至2030年的40年,是我国人口发展上难得的机遇期——劳动力资源空前丰富,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较低,处于社会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期。2030年,我国进入严重老龄化中期以后,将由“人口红利”期过渡到“人口负债”期。“我们应在‘人口红利’期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应对‘人口负债’的充分准备。”
走中国特色的养老之路
按照我国现行人事制度,绝大部分人到了60岁就要退休,还有不少单位的退休年龄在提前。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些著名教授80多岁还照样上班。
全国政协委员张俐娜建议,面对老龄化大潮,大型厂矿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应当制定“弹性退休年龄”政策。根据张俐娜委员掌握的数据,目前身体健康、业务水平高的优秀老年人约占退休人员的5%,应当允许他们70岁甚至75岁退休。她建议积极开发老年人才市场,建立国家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促进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实现再就业。
调查表明,老年人消耗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说,在我国医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方法来解决老龄化问题是行不通的,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行之有效的养生经验、锻炼方法全面总结、提高,针对老年人存在的各种生理问题,提出解决之道,让老年人健康长寿。
发展老龄产业,变挑战为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称老龄产业为“朝阳产业”,认为庞大的老年人群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因此老年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朱佩玲委员指出,老年服务内容十分丰富,送饭到家、电话咨询、家庭助手、旅游陪同、健康指导、临终关怀……各个环节蕴藏着可观的商机。
“每当我走进服装市场,都很难买到中老年人满意的服装。”张俐娜委员说,“目前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开发老年人需要的日常用品、保健用品,大有可为。”
老年人对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精神消费等方面的需求,使老年消费在社会总体消费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将影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化,促使老龄产业的兴起。
(本组撰稿:记者李柯勇 万一 朱薇 许雪毅 黄会清)新华社北京3月12日专电代表委员谈应对人口老龄化上海:“低龄老人”慰藉“高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