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审查方式亟待改革
“作为第十届代表,我已参加了5年的会议,从没听过任何代表审议《预算报告》的发言……”在12日广东代表团全体会上,粤籍全国人大代表邓明义很不客气地指出:每年大会安排审议《预算报告》都形同虚设,且财政预算无论是数据还是用途都不具体,“代表看了等于白看”。
作为代表核心权力的预算审查权,多年来被虚化、边缘化和形式化,已是不争事实。这除了财政报告本身不透明、不具体和代表看不懂、不愿看的因素外,预算的审查方式和会议的程序设计都存在缺陷,是“代表审查预算报告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
在今年的两会上,财政部首次运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办法编制了财政预算报告,以使政府预算做到反映全面,便于审查。为了帮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懂财政预算报告,财政部还给每位代表、委员配发了几本合计达数百页的财政审查参阅材料。即使这样,代表们仍然烈强烈地反映,预算报告笼统含糊,粗枝大叶,账目不清,数据繁杂,不要说一般代表看不明白,即使是具有专业背景的代表也很难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遑论进行监督和审查了。
当然,财政部不是不可以再进一步,更加细化科目,透明开支,详尽说明,仔细解释,具体到用钱单位,每笔数额,资金用途,使用理由……如此,财政部长的报告可能要做上几天,发到代表手中的参阅材料至少也得几十本。另一方面,每位代表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精心审查,即使夜以继日,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
这就有必要对预算的审查方式和人大会议的程序设计进行改革和创新。预算由代表审查扩大到全民审查,代表在广泛集中民意的基础上,行使通过或者否决的权力。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任何问题。即在人大会议召开前的一个月时间,提前公布预算草案,任何公民都可以免费或者支付工本费后向政府索取预算信息,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公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意见,相信会有更多的真知灼见能够丰富代表们的智慧。会议期间,还应该设置比较充裕的专门审查预算报告的时间,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分开进行。
其实,在现代世界各国,预算公开是已是常例。现代预算之所以叫公共预算,就是预算必须是公众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并向公众公开,公众可以监督的。今年一月,国务院通过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将颁布实施。国家预算应是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政府向公民应尽义务。
愿在明年的两会上,代表不再发出对预算报告“看了等于白看”,“审查形同虚设”的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