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信息时报关于寻求“安乐死”的28岁女孩李燕的报道《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活》,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关注。北京《三联周刊》、香港《南华早报》等全国各地的媒体纷纷打电话给编者,希望能联系上李燕,对她进行深入的采访。
李燕的事情见报后,众多网友也纷纷到她的博客里留言,也有一些网友在柴静的博客里写下了对她寻求“安乐死”的看法,留言的总数超过了1000条。有一些网友对李燕的决定表达了理解和支持,更多的网友则是想尽办法地劝说她,好好活下去,“别放弃”。
而作为李燕求助对象的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昨日再度在博客中发表文章,表达对“李燕事件”的观点。柴静在文章里这么写道:“今天,在这里,所有人,医生,律师,学生,孩子…他们写下他们的意见。他们并不仅仅是在讨论一个立法的问题,而是参与一个人的生命。”是的,参与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多么庄严而又沉重的说法。
然而,编者在与李燕的对话中发现,李燕说话的时候很有礼貌,而且总会带着一丝轻轻的笑意,声音也清晰明朗,实在让人无法相信她是一个希望结束自己生命的人。编者称赞她“很乐观”,李燕的回答却令人感到些许的心酸——“除了乐观,我还能怎样?”
李燕的“安乐死申请书”
我叫李燕,女,今年二十八岁。从一岁起就得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直到五岁才确诊。四至六岁双腿瘫痪,十一岁坐轮椅,十一至十三岁左大臂小臂瘫痪,十一至二十三岁右大臂小臂瘫痪,二十六至二十八岁全身瘫软加重坐立比较困难。从十岁起就丧失翻身的能力至今。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我的吃、喝、拉、撒、睡甚至一点一滴全都要靠父母来料理。父母在这二十八年来寸步不离的陪伴着我,忍受着病魔带给他们的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可是,父母也已是花甲之年,老了抱不动我了,而我的病情也在一步步加重,以后,甚至会使五脏六腑和吞咽功能都会丧失掉。我不想以后父母不在了,跟着哥嫂生活,更不想到孤儿院或是福利院去生活,因为离开了父母我就是离开了天堂,生不如死。
所以,我想在我还能坐立,语言还没有丧失之前,申请安乐死,并把身体上能用的器官,如;角膜、肝脏、肾脏甚至是心脏全都无偿的捐献给需要的人们,遗体也无偿的捐献给国家进行医疗研究。
反对 “为你爱的人,别放弃”
网友“NKspielberg”写道:“我想,我们,这些没有尝试过那种痛苦的人,来讨论该不该对李燕这样情况的人们实施安乐死,这本身可能也是野蛮的。……允许一定情况的人士被执行安乐死,这里,我想知道的是,这个“一定情况”是什么情况。李燕的情况,如果可以允许安乐死,那么,和李燕不同、但也因为承受着苦难或者预想将要承受苦难的人怎么办?是不是都可以被执行安乐死?如果这样的话,底线在哪里?癌症晚期?瘫痪无人照顾?还有没有?先天残疾被父母抛弃算不算?无家可归无自理能力算不算?还有没有?
我想说的是,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底线,去判定这类人可以如其所愿被执行安乐死、而那类人不可以。……安乐死是饮鸩止渴——对这个社会而言。这个社会更为需要的,不是安乐死合法化,而是给与更多的生命活下去的理由。”
网友“宝贝不哭”则用自己切身的经历来说服李燕:“活着,不要放弃。我唯一的女儿,手术后成了植物人。但在妈妈眼里,只是睡了。一年半了,孩子还在睡。但不能放弃。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能为亲人带来宽慰,带来梦想,为自已重回往日存一份希望。别放弃,为你所爱的人,别放弃。”
支持 “我赞成安乐死!!”
作为一个脑瘫儿的母亲,网友“蓝月”的观点却与网友“宝贝不哭”完全不同。她赞成“安乐死”。
“蓝月”沉痛地写道:“我是一个残疾儿童的母亲。我女儿今年18岁了,是小儿脑瘫患者,现在的智力只有2岁左右,生活不能自理。从两岁她的病情确诊后,她就一直在我的身边,我带着她走了许多的地方,花了许多的金钱,用了五年的时间,疾病没有多少起色,我也已经从各方面都筋疲力尽了。于是我放弃了给她的治疗,只想给她存一笔养老的钱,在我们都活着的时候,好好地生活。
在这以后,我一直在做:让女儿吃好喝好,干净地活着。而自己,尽量地快乐,好好地工作,努力地存钱。但是现在,我却想得更多的是,我死了后她怎么办?给谁?谁来照顾她?她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难服侍了,光是给她洗澡就已经很困难了,我都抱不动她了。
去年她奶奶带了她五天,回来后内裤上尽是尿渍的痕迹,看来女儿不知道尿湿了多少次的裤子,而每次都是用自己的体热捂干的。从那时侯开始,我没有办法再相信任何人可以带好她,我担心我不在了,她连最起码的生活饮食起居都会失去了。……所以我想,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在我可以预料的将来,我带着她一起离开人世!如果我突然离世,那将是我女儿最大的不幸。我赞成安乐死!!”
一名匿名的网友的话更令人震撼:“我是一个医务人员……我了解她的痛苦。在医院里见过很多如她这样甚至比她更需要安乐死的人。大家都说我们是在挽救生命,但是,我深深知道多留他们一天 他们就多一天痛苦。那么痛苦的活……是我们让他们那么痛苦的活着。
每想到此,内心就有深深、深深的煎熬,挽留一条以日计算、身体与内心时时刻刻都备受煎熬的生命,这样,是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