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跋文及对题的落款来定绘画者与年代的话,《明邓廷宣绘琼黎风俗图》应该是明初人邓廷宣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以按察司签事身份随征南将军沐英入琼时所绘,并各记以诗而上呈将军的工作建议材料。但经过认真审鉴,发现此册页本身有不少疑点和后代的痕迹。
该册页纵33厘米,横30.5厘米,共有15开页,均为右图左题。按顺序以建屋、纺织、耕种、对歌、嫁娶、聚会、跳鬼、取香、采藤、放排、传信、贸易、涉水、谈判、渔猎等角度描绘黎人的社会风俗。
从装裱上审鉴,封面由六边形珍珠地蓝绿色织锦原装原裱,未见揭裱痕迹。读清陈有明《重修织造局记》可知,这类织锦大约产于清乾隆时的苏州织锦厂。封面右上贴有行书署签:“明邓廷宣绘琼州黎人风俗图”,无款。
在册页的末页有清浙江余姚黄宗炎款的楷书题跋,款落:余姚晦木黄宗炎题。下钤细朱文篆书“晦木”圆形印、朱文篆书“宗炎制印”长方印。从落款的时间看是“顺治乙酉秋”,即顺治二年(1645年)秋天。《清史稿·儒林传》对黄宗炎的记述是明御史黄尊素的次子,黄宗羲之二弟。
黄氏的跋文不是写在本册页之上,而是写在另一帧染为褐色的宣纸上,然后用稠浆糊活贴在跋页上的。从所用褐色跋纸审视,窃以为其陈旧程度绝不是清初之物,应视为清代晚期的川纸较为合适。从跋文的书法上审鉴,笔法生硬而欠自然之气,大有亦步亦趋的临仿痕迹。
从图册的15幅画作审视,人物用工笔重彩,单线平涂,虽人物画法细腻,但少神气,色彩多为原色。山色景物布景简洁,有晕染迹象,有时用水墨晕染。以绘画技法论,虽笔工细,然板滞而无灵性,可知作者为不太娴熟的画手。笔墨特征基本上与清初四王所谓正统画派走向衰落阶段的笔墨习惯大体一致。这种绘画风格与笔墨特征在元末明初的山水绘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首页绘画的左方钤有“廷”、“宣”联珠小印,约0.5厘米大小,不走油,应视为水印,在其它页中也间有钤之。此印按常规看应为明代印的迹象。但明初一般不用软石制印,精细软石印当在明中叶后民间才逐步使用,明末清初以后才普遍在书画上出现,故如此小印绝非明初之印,对小印仔细审其气色,见小印干、新而寡味,了无古气。
据《四库提要·地理类四》载:“《皇清职贡图》九卷,乾隆十六年奉敕撰。以朝鲜以下诸外藩为首,其余诸藩诸蛮,各以所隶之省为次。”清乾隆中期朝廷发起绘制《皇清职贡图》的这一史实,引发了绘制民族图画的风气,《琼黎风俗图》与相近的《琼州海黎图》及《民族历史画卷图》的绘制皆应当是在这一大气候下缘起的。据悉《琼州海黎图》作于晚清时期,《民族历史画卷图》作于民国时期,《琼黎风俗图》的总体成色可能略早,但也不会太早。
经综合审鉴认为,《琼黎风俗图》的绘画与对题的体例及内容皆根据道光时重修的《琼州府志》及相近资料的记载取舍而成;其绘画的时代风貌也符合清中晚期的时代风貌;装裱也是使用同时流行的织锦材料且在装册后未经揭裱;其余如钤印与印色、题跋的用纸及其它现象均与此时代相吻合,故应为清中晚期的无名氏所作为妥。
(作者 李元茂 整理 袁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