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活如此艰难,但我们不曾放弃。我带着他们仨,活着,只为明天。”
无声的世界无言的爱
在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临街有间不起眼的饼屋,7平方米。饼屋的名字叫得很响,叫“秦东一绝”,屋内却十分安静,除了擀杖与案板接触的声音,就是生意来时,一位年长的大妈微笑着接待顾客。屋里还有一对年轻男女,埋头不停地忙活,没有言语。偶尔大妈用手语和他俩交流。虽然无声,笑容却时时洋溢在三人的脸上。
这位大妈叫郑芳兰,今年68岁。那一对聋哑男女是她的儿子张宝卫和儿媳郗萍。
饼屋已经开了15年,这15年里,郑大妈送走了相濡以沫40多年的老伴;迎来了孙子张界阳,可孙子却依旧是个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人。
一天只睡4个小时
生活中,多少人总梦想着自己头顶着一片晴空,总能听到人们抱怨失去的太多,拥有的太少。可面对郑大妈,这位上有90岁老母,下有一家三口聋哑人后辈,祖孙四代所有的生活来源就是那间7平方米的饼屋。其实那些抱怨者应该很知足了。
郑大妈一家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凌晨3时左右起床;4时许饼屋开门营业;上午10时许,饼屋生意结束。郑大妈骑小三轮车去买菜;中午12时许,三人一起收拾买回来的菜,择、洗、切;晚11时,和面、发面,休息。
因为儿子和儿媳不光耳朵听不见,视力上也出现了退化,只要光线稍暗,两人就看不清任何东西。清晨出门时,郑大妈得先牵着两人的手搭在三轮车后,然后自己才慢慢地推着小三轮车,三个人慢慢地从家里出发到饼屋。
进入饼屋,郑大妈就如同上紧了发条,由于无法和正常人交流,儿子和儿媳负责做饼,而大妈则不但要烤饼、拌馅,还要招呼顾客,收钱、找零……
“我在一天,这个家就不会垮!”
“只要我在一天,这个家就不会垮!”
郑大妈说,自己的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儿子有残疾,让她最放心不下。上世纪90年代初,儿子在原先工作的福利厂认识了现在的妻子,1992年结婚。后因福利厂垮了,两人失去了工作。郑大妈就寻思着让两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起初,大妈让两人结伴而行,先是卖瓜子,后又尝试过卖冰糕,但最终都因无法与正常人沟通而失败。无奈之下,郑大妈想到了由她带着做烤馅饼的买卖。第一天生意开张时,金灿灿的油饼销售一空时,儿媳高兴得直跳。
不料,好日子并没有太长久。1995年,在机关工作的丈夫患了大病,卧床不起,郑大妈的肩上又多了副担子。
1996年2月19日,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她多么希望这个小孙子身体健康啊!但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孙子的听力有问题。即便如此,她还是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张界阳,希望他能享受到世界上的阳光。
孩子的父母听不见,如果孩子再听不见,将来的生活肯定成问题,郑大妈于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让孩子能听见”。因为丈夫的病,家里拿不出更多的钱让小阳阳看病,2001年,丈夫去世。2003年,她终于凑齐了近10万元钱,让孙子在西安接受了手术治疗,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借助仪器,孙子能听见声音了,也能发声了。目前,为了锻炼孙子的语言能力,郑大妈专门将孩子送到了正常的小学校园,让他在正常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希望因此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微笑面对每一天”
“苦是苦了点,难是难了点,可我们知道微笑着面对每一天。目前,我们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挺好的。”郑大妈笑着说。
儿媳是一家人里专门学过手语的人,早在福利厂的时候,她教会了丈夫。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她将婆婆也带会了。当郑大妈问她累不累时,儿媳会用手语说:“不累。妈妈老了,很辛苦。”她还笑着用手语说,“这个家很幸福,我在这个家很温暖,这个世界有妈妈、他、阳阳,很美好。”
郑大妈说,孙子非常聪明,学校老师都夸娃很乖。孙子爱画画,电视里看到的风景,凭着记忆他能画下来。天安门、东方明珠塔、飞机,大人们从来都没有教过孩子,可孙子却能画出来。她希望孩子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治疗,希望能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夸孙子时,调皮的小阳阳跳出来,拿着自己的夜光宝剑四处炫耀。当郑大妈欲上前“制止”时,阳阳冲着奶奶做了个鬼脸。儿媳郗萍忍不住抱着儿子狠狠地亲了一口,哇哇地笑起来,丈夫则在一旁看着抿起了嘴。
在失去和拥有之间,郑大妈练就的是一颗坚强的心。
记者 刘兢 文 蔡勇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