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像
在祖国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矗立着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荆楚名城——湖北省天门市。这个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的城市,土地面积只有2602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68万,却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
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勤劳智慧的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十家河文化。三国时期有“蜀中王”之称的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就是天门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还诞生了像楚国令尹子文、中国“茶圣”陆羽、唐末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和谭元音、清朝状元蒋立镛等灿若星辰的人物。
尤其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陆羽那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充分体现了其有如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诵。还要提到的是,陆羽不仅是中国茶学的创立者,同时也是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只不过其在诗文和史地方面的成就如同古人所说,“他书皆不传,盖为《茶经》所掩”罢了。
在我国近代和现代的历史中,天门市的杰出人才更是层出不穷。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昌起义参加者李长龄、沈肇年,同盟会干事白逾桓,国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湖北省省长刘佐龙等;民国时期任山东、浙江两省主席和海军上将的沈鸿烈,国民革命军抗日名将卢醒等,均为天门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天门地区有5400名优秀儿女和革命先驱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其中县团以上干部64人,区营级干部312人。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至1966年,共有14位天门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
天门还孕育了许多文艺界的精英,如著名诗人、原《诗刊》主编邹荻帆,著名电影剧作家李洪辛、傅敬恭,空军一级作家陈立德,著名书法家王世杰,著名歌唱家蒋桂英等。
作为中国内地有名的侨乡,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有28万多人,分布于世界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据记载,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经历了“北上欧洲”、“南下东南亚”和“转徙世界各地”三个时期。在天门众多旅外华侨、华人中,有斯里兰卡爱国侨领张德焕、马来西亚著名华人领袖李三春、世界著名地理学家鲁超和澳洲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龚仲勋等一批科技、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杰出人才,他们均为世界科技、经济与和平友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天门籍的经济、科技、教育界人才之多格外引人注目,有世界著名结晶矿物学家彭志忠、闻名中外的妇产科专家田孝坤、国际毒理学权威鲁超、经济学家范恒山等。目前,天门籍商界成功者,有刘纯愉、张福祥、陈东升、谢蒙喜等一批人士。此外,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后,来到天门进行投资和创业。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留学归国青年丁振佳,从浙江省温州市来到天门,领导天门海力菊糖科技发展公司对堪称“天然治沙能手”的菊芋进行了大面积种植,在湖北、甘肃、宁夏、内蒙古、辽宁等地建设了菊芋生产基地及菊粉生产线。生产的菊芋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质量超过了欧洲同类产品的水平,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奖。这些“时代的弄潮儿”做出了无愧于古人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