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耗材行业的形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打印显象应用分会秘书长郭淳学秘书长用“混乱”来形容,他认为不诚信行为是导致耗材市场混乱的最大病因。2006年5月在打印技术应用展览会暨2006年中国打印机及耗材论坛上,郭秘书长一口气列举了25种不诚信的行为,其中包括假冒其他厂商商标,偷工减料,采用低劣原材料以及国家禁用的有毒材料,品牌专卖店出售假冒品牌等。
遍观国内耗材市场,郭秘书长指出的不诚信行为的“多发地带”首指假冒原装。曾经原装耗材、假冒原装耗材、品牌耗材之间4:4:2的比例,让整个行业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假冒耗材动辄300%乃至1000%的利润,则让一大批昧良心的不法之徒铤而走险。在北京,不论中关村周围还是CBD商圈,回收旧墨盒的地摊儿随处可见;在广东,汕头地区的贵屿镇每年向全国输出不计其数的“原装墨盒”。
“从原装耗材经销商那里买来的10只原装硒鼓就会有8只是假冒的。”国内某耗材厂商经理曾经对耗材点表示极不信任,与之对应的是在中国打印耗材这个市场,有专家估计不讲诚信每年将损失100个亿,占我国打印耗材300亿市场的33%。
对于用户来说,假冒耗材除了表面上的便宜价格,其实一无是处。
首先,假冒耗材最明显的表现是打印质量没有保证,在于打印显示的色彩不正、不清晰,在打印时就会出现堵住喷嘴、断墨、多墨、着色不稳定等打印缺陷现象,严重影响到打印的效果。另外,当长期及短期停用后,残留的墨水将侵蚀打印机的其它相关联的系统部件,严重损害打印机的打印性能,让用户不得不为打印机的修复付出更高的成本。
更为严重的是,使用假冒耗材还会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由于假耗材一般采用的是廉价工业化学原料制造,使其散发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危害。有数据表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假冒伪劣耗材的用户患皮肤、呼吸道、白血病等疾病的几率高达300%以上。
今年3月1日我国正式出台的第一个针对电子垃圾污染问题的法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办法在有害物质方面与欧盟RoHS中列举的六种有害物质基本一致:要求电器和电子产品(包括墨水、墨盒、硒鼓等)不得含有铅、汞、镉、六元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这个管理办法的出台,一方面对正规的耗材厂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些不具备足够技术实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将有效的遏制假冒耗材充斥市场的局面。
办法出台以后,国内著名品牌耗材格之格、清华紫光、杰思特、天威等纷纷表示将会严格按照《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规定,监控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保证中国品牌耗材的品质,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高打印质量的耗材产品。作为耗材标准起草者之一的珠海纳思达公司表示,将会连同有关单位以及其他主要耗材厂商,针对假冒耗材展开一系列的行动,并且提议国内主要耗材品牌建立有效的废旧耗材产品回收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假冒耗材现象。
另外针对目前市场上仍然有大量假冒耗材销售的实际情况,有关专家提请消费者在购买耗材时应该仔细辨别真伪,或者购买假冒现象比较少的品牌耗材,以防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