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件“流浪”海外的珍贵文物回家
——一批海内外普通华人携手认购汉代文物捐赠行动追记
陕西省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展出的31件从海外归来的汉代文物
黑色裸俑
邓芳正在接受媒体采访
2006年初,美籍华人邓芳、范世兴夫妇联络海内外华人,14人联手花费巨资购买“流浪”海外的31件中国汉代珍贵文物,并把它们无偿捐赠给祖国。
最近,由陕西省有关部门推荐,这个以上海交通大学校友邓芳为代表的团队,进入了凤凰卫视等10家华文媒体共同举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评选的候选名单。这一活动评选的是上年度在科研、体育、文化艺术、公共事务等各个领域表现卓越的华人精英,将于3月底在北京颁奖。
“流浪”国宝惊现互联网
这几天,陕西省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正举办一场“特别展”,展览中亮相了31件陶编钟、陶俑等汉代文物。这些文物有着特殊的“身世”。它们“生”于西汉年间,年龄已经超过2000岁。在尘封了20多个世纪后,有一天,它们被盗墓者肮脏的手捧出地面,从此开始“流浪”。有的去了美国,有的去了英国,还有的去了新西兰等同样遥远的国度,直到有一天,它们被两双惊愕的黑眼睛发现。
“去年初,一次偶然,我和丈夫在互联网上看到几家美国古董店在出售中国汉代文物,文物数量之多令我们吃惊。”远在美国底特律的邓芳在越洋电话中告诉记者。
邓芳出生在上海,198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现任美国一家汽车系统公司高级工程师。学理工科出身的她一直酷爱文史,尤其爱逛博物馆。一看到网上出售的那些气韵高古、情态传神的塑衣陶俑、黑色裸俑,还有大量造型逼真的战马、猪、牛、羊,直觉告诉邓芳,这些有可能是真品,而且有些是中国人自己都没见过的“宝贝”!
邓芳分别和美国、新西兰、英国的3个网上卖家取得了联系。经打听,她得知这些“货”近两年被走私到中国香港,被欧美的文物商购得,从此颠沛流离。邓芳夫妇既为文物走私的猖獗震惊,又为祖国文物的流失而难过。
舌尖舔陶俑只为辨真伪
随即,他们查阅了大量国际文物法资料,了解到要追回这些走私文物最直接的手段,是由中国提供文物被盗的书面证据,联合国际刑警并通过法律程序,向这些文物的持有者没收索回。“然而,文物被盗之前深居墓中,并无正式记录,由此,依照法律程序索回几无可能实现。于是,我们想到了民间筹款的方式,将其中最珍贵的部分尽快购得,而后捐赠回祖国。”邓芳说。
他们先在网上订购了一套9枚的陶编钟和2个深衣陶俑。此后,无数个夜晚,夫妻俩挑灯夜战,在放大镜下仔细查看这些编钟和陶俑,用少许清水泼拭以测试陶体的干湿度,以舌尖舔尝以感受其吸水性能的强弱,并与他们收藏的文物画册和网站上相关图片比对,以判断真假。他们还取样送往牛津热释光实验室做测试,最终证实,陶器最后一次过火年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
“尽匹夫之责送国宝回家”
去年,陕西省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副馆长王保平意外地接到一个美国长途。来电者便是邓芳,在电话里,邓芳讲述了她在网上古董店发现中国文物的事情,并将文物图片用电子邮件发送给王保平。看了邓芳夫妇发送的图片,王保平初步判断:应为真品,而且它们的“老家”应该就在陕西。
海外华侨一心想让文物“回家”的赤诚之心,让他十分感动。“这是我们馆第一次接受海外华人的捐赠。”王保平告诉记者。他接着和陕西省文物局联系,并指导邓芳夫妇如何让文物“回家”:先寄至北京国家文物局,经过报关和免税手续,等候专家鉴定团进行鉴定,一旦鉴定通过,再根据他俩的意愿,将文物移交汉阳陵考古陈列馆作永久保存。
接下来的3个月,邓芳夫妇继续掏腰包购买其他陶俑,邓芳还写了一份倡议书,用电子邮件发给国内外的同学好友,恳请大家一起“尽匹夫之责,送国宝回家”。
五湖四海华人仗义加盟
“我总共发出了50余份倡议书,不到10分钟,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王雷先生便热情回应:‘珍贵文物,绝好行动。我即刻将支票寄给你们。’随后,在北京的老同学万红女士表示,赞同并支持我们的倡议。派驻上海的公司同事施女士和先生也积极回应。我们甚感欣慰。”说起五湖四海华人朋友的仗义加盟,邓芳很激动。他们中间,还有3位和她同时毕业于上海交大电机工程系的校友刘苹、陈勇和蔡明奇。
最后,旅居国外的黄翔华、邓清、李涛、陈勇、蔡明奇、王雷、黄岚、王纲及北京的万红、王超敏和上海的施女士等,共同出资购买了这些文物并将它们无偿捐赠给中国。
“收到倡议书和文物图片后,我没犹豫就加入了。我想,如果真的货真价实,应该尽快让文物回家。”昨天,记者辗转联络到正在上海的参与者施女士,她执意不肯透露自己的名字,她笑着说:“出国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更加爱国了。能为祖国做一点贡献,当然乐意。”
把陶俑当作家中“新成员”
各种陶俑纷至沓来,成为邓芳家的新成员:陶编钟一组9件,着衣式男性裸体陶俑4件,着衣式女性裸体陶俑6件,着塑结合式彩绘陶俑12件。
夫妇俩不敢怠慢,在家里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将它们一一排成队列,排成“全家福”的阵形。“编钟开路,古礼领先;女孩立前,男孩站后,新派气象。”邓芳说,当她面对面端详它们的时候,她看呆了。神情恬静的不输神采飞扬的,神情腼腆的亦不输姿态潇洒的,塌鼻子的更不输单眼皮的……
邓芳最喜欢一个扎着头巾的黑色陶俑。“他的神态特别传神,就是一副华夏儿女的标准模样,给人朴实、灵秀的感觉。还有几个‘红裙子’,我也很喜欢,年代久远,她们的裙子色彩依然鲜艳。”和这些可爱的陶俑相处久了,邓芳给它们起了不少昵称,如“大分头”“小号兵”等。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问候它们,不仅问早,还要叮嘱:等我们下班见。下班回家,一进家门,不待备饭进餐,便急急前去探班寒暄。”邓芳说,在他们眼中,这些陶俑分明就是鲜活的人,如亲人一般。
穿起厚“棉袄”飞回故里
去年6月15日,终于到了要将31件文物送上归途的时候。“前一天晚上,我们俩通宵打包,给每一个陶俑都穿上纸、泡沫塑料等做的‘棉袄’,31件文物一共装了十几个箱子,我们家两部车一起出动,来回跑了几次,才把它们送到邮局。”其实,早在31件陶俑、编钟到齐之前,邓芳夫妇早已将送归的情境演绎了数遍,如何分组、如何结伴、如何互相照应,穿多厚的“棉袄”等细节都一一筹划好了。
31件文物终于坐上波音747,踏上了回乡之旅。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对这批文物作鉴定,确认全部为流失海外的中国西汉时期的重要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4件(组)、三级文物10件,其余2件为一般文物。根据捐赠人的意愿,去年12月,这些跑了大半个地球的文物终于回到老家陕西。
31件西汉文物回家了,它们的身世之谜让人们十分感兴趣。陕西省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副馆长王保平昨天向记者透露,根据初步鉴定结果,这批文物出自西汉早期。其中几个黑色陶俑的形体和制作工艺与2003年我国从美国索士比拍卖行追索回来的那批西汉黑俑十分相似,是盗墓贼从西安市东郊汉文帝“霸陵”的一个陪葬墓中盗出的。
31件文物找到了归宿,14位海内外华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们纷纷向记者表示,会继续关注流落到海外的中国文物,也想寻找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送文物回家”的华人集体。“文物是历史和精神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祖国文物回归,增强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这是中华民族复兴最持久有效的力量。”邓芳说。
31件西汉文物的种类和价值
31件捐赠回归陕西的西汉文物分为四类:陶编钟一组9件、着衣式男性裸体陶俑4件、着衣式女性裸体陶俑6件、着塑结合式彩绘陶俑12件。
陶编钟 由小到大依次排列,高度约为15——26厘米,属仿青铜礼器制作的明器,模制、器形精美,比例合度,由残留在器表的颜色推测当时为一组粉白彩编钟。这组编钟与汉景帝阳陵陪葬墓园出土的陶编钟制作工艺和形制基本相同,属贵族陪葬用器,是研究西汉时期陪葬制度和礼乐陶器的实物资料。
着塑结合式彩绘陶俑 身高约为61——63厘米,按彩绘工艺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10件通体为粉彩,上身和下肢为粉红色,腰部向下塑出朱红色棉袍;第二类1件,上身和下肢为橙红色彩绘,腰部向下塑有朱红色粉彩棉袍;
第三类1件,上身和下肢为橙红色彩绘,腰部向下有粉白色粉彩棉袍。
三类不同的彩绘陶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补痕迹,发型均为中分向后梳辫上盘横插笄,部分陶俑面部彩绘保存较好,眉目清秀,神态自然,躯体比例合度。它们在陕西出土的汉代陶俑中颇为少见,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属西汉时期塑衣式和着衣式陶俑相互演变时期的典型过渡形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着衣式裸体男俑4件男俑身高约为60——61厘米。颜色可分为两类,第一类1件,发为黑色,颜面、躯干和下肢均为橙红色,躯体器官毕备,肩部两侧各有一圆孔,用以安装木质臂膀,便于穿着丝制袍服;第二类3件,通体为黑色,发型中分向后梳辫上盘横插笄,全身为裸体,躯体比例合度,采用模、塑、绘结合的工艺,生动地再现了西汉早期帝王陵墓高超写实的雕塑艺术水平。该类型陶俑的形体和制作工艺与2003年我国从美国索士比拍卖行追索回来的那批西汉黑俑十分相似。
着衣式裸体女俑 身高约为47——56厘米,通体为黑色,躯体瘦小,利用写实的手法塑刻了各器官。肩部两侧各有一圆孔,用以安装木质臂膀,便于穿着丝织衣服。发型中分后下垂,个别陶俑发型刻画较细,女性特征明显。制作工艺为模塑结合,原俑体表面为橙红色,因后来受到外部存储环境的影响成为黑色,但并不影响其形体的优美和制作工艺的精湛。(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 钱滢瓅 姚阿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