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共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由于超时严重,主持人请记者每人只提一个问题,但最后站起来的一个记者说:“我想请问央行周小川行长和薄部长每人一个问题”,然后他向周小川问了三个问题,轮到薄熙来回答的时候,薄熙来只说了一句话:“商务部最尊重规则,所以请原谅我不回答你的问题。
强调记者招待会要尊重规则,这虽然不是什么发明,却有重要的符号意义。因为凡是举行记者招待会的,都是各方重要人士,以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为例,要么是中央或地方的领导,要么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是否具有规则意识,很大程度上可以向中外媒体显示中国社会是否真的具备了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
遗憾的是,某些领导同志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本已到时的招待会上,突然善心大发,向主持人提议再多提一个问题。有的在多提了一个问题之后,又亲自宣布:如果大家不饿的话,我建议再提一个问题。应当说,有关领导同志愿意多回答记者的提问,一再延长记者招待会的时间,其本意是好的,事实上,也获得了在场大多数记者的鼓掌欢迎,但我认为,除非极个别的时机和场合,一般不宜破坏记者招待会须准时结束的规则。如果觉得时间确实不够,可以在事先将记者招待会的时间适当安排得长一些,否则,规则一旦确立,就不应随意被破坏。
因为作为与会的记者,他们需要有一个时间上的合理预期,以便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作为记者招待会的组织者、主持人乃至会场,可能都存在一个下一步的安排和使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此类做法久而久之将给中外媒体乃至中外社会一个印象,那就是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一个关系社会、一个随领导人的兴趣和意志而随意变动的社会,只要你感动或感染了某个领导,他就会在规则之外再生出一套规则来。
法治社会就是规则社会。可不?大大小小的法律其实就是一套套规则。一个社会,只有树立起高度的规则意识,建立起发达的规则文化,法治建设才能成为可能。虽然有时规则的约束会带来一些不便,破坏规则可能反而能赢得掌声,但这就像我们在权衡法治与人治的利弊之后必须选择法治一样,一个社会,从长远计,必须捍卫规则。在这方面,领导同志、公众人物,不可不做全民表率,不可不从小事做起。
法治社会就是规则社会,一个社会,只有树立起高度的规则意识,建立起发达的规则文化,法治建设才能成为可能。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各方重要人士是否具有规则意识,很大程度上可以向中外媒体显示中国社会是否真的具备了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