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们正在寻鸟。 厦门观鸟会供图
昨天一大早,50多位市民“全副武装”来到白鹭洲音乐喷泉广场,双筒望远镜、数码相机、《厦门鸟类图册》等一应俱全。
尽管他们中的多数人不认得几种鸟,但一个个兴致勃勃。在接下来的8个小时里,他们要徒步在筼筜湖区域去寻找鸟,并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对于多数市民来说,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这是厦门观鸟会发起的厦门市首届市民观鸟比赛,比赛预告在本报刊登后,观鸟会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观鸟会不得不提高报名门槛:参赛者必须能步行5公里以上。
“不就是走路吗?没问题。”昨天参赛的选手都通过了这一门槛。
“劳燕分飞”不适合厦门
记者跟随13支队伍中的一支出发了。
在人民会堂的草坪上,一位队员看到一只鸟正站在一个充气拱门的门顶上。它的尾巴是红色的,非常漂亮。在这只鸟的上方,几只燕子在轻快地飞翔。大家认识天上飞的是燕子,但不知那只站着的是什么鸟。
领队岩鹭说,那是红尾伯劳,厦门经常可以见到,这种鸟以昆虫和小动物为食,性情比较凶猛。
岩鹭说,你们知道“劳燕分飞”这个成语的真实意思吗?“劳”就是指这种红尾伯劳,“燕”就是天空中飞的那种雨燕。这两种鸟都是候鸟,在北方,当伯劳来的时候,雨燕已经飞走了,而雨燕到来的时候,伯劳也已经迁徙了,两种鸟绝对不会在同时同地出现,所以就有了“劳燕分飞”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显然不适合厦门,在厦门,这两种鸟同时出现的情形非常普遍。
开餐馆的从此不杀鸟吃了
从白鹭洲到人民会堂,到狐尾山,到海湾公园,再到湖心岛,一路下来,队员们收获颇丰。
记者所在的这支队伍一共记录了37种鸟,队员们认定自己肯定能赢得比赛的冠军。
昨天下午4点,当13支队伍汇合,并上交观鸟记录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的37种鸟只获得第三名,由逸夫中学的学生组成的队伍竟然观测记录了40种鸟。
据组委会统计,厦门市首届市民观鸟比赛共记录鸟种58种。
卢先生原本是开餐馆的,昨天参加了整个寻鸟过程,他感慨地说,没想到厦门的鸟竟然这么多。
他说,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厦门的生态环境很好,适合鸟类栖息和生存。二是厦门人爱鸟,保护鸟。
以前,包括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都会上卢先生餐馆的餐桌。他说,以后绝对再不做这种生意了。记者 徐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