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希望像红砂村一样”!
这是记者在成都近郊农村采访时,农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中国人都知道“江苏有个华西村”,成都人和来过成都或将要来成都的外地人都知道,“成都有个红砂村”。
红砂村的声名鹊起,与2003年以来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脚步如影随形。红砂村是近郊城市化的标杆,它的参考意义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在于使农民增收致富,还在于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交融的终极价值。
“把基础设施接进去,水、电、气、通讯等都接进去,让它在基础设施上和城市一样,然后以花卉产业为生。”2003年10月,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上,给红砂村画了个简洁明了的蓝图。
红砂村人的居住方式与城里人无异——青砖白瓦的川西民居,独立水厕,水电气光纤全通;
红砂村人的生产方式是花卉业加餐饮业——93家农家乐,33家花卉苗圃;
红砂村人的生活方式——城乡交融,各得其所。曾华美家农家乐生意越做越大,住进了市区新买的商品房;林德荣的老宅一边经营农家乐,一边自住;何斌成了花卉种植大户,将老宅出租,住进了花地里的玻璃屋子;“九九玫瑰园”租给城里客人作为度假别墅;4岁的蒋芸在她家的农家乐“姊妹苑”玩得很欢,她随父母姐姐从简阳来。
城里人、乡下人,本地人、外地人,在红砂村各偿所愿各得其所。2005年,180万客人在红砂村消费了5000万元;红砂村人的人均收入7060元,几乎比2002年(3850元)翻了一番。2006年,红砂村的人均收入达到7850元。而这一年,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925元,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730元,红砂村人与城里人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不征地不拆迁
城市规划催生观光农业区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现为“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红砂村社区”)距成都东二环路7公里,2003年以前,这7公里是巨大的城乡鸿沟。
2003年10月的四川省首届花博会,作为主会场的红砂村首次走进公众视野。
这一年红砂村的新闻开始多起来——红砂村人喝上了城市自来水;城市公交车开进了红砂村,有双桥子开出的88路、89路中巴车,五桂桥开出的专线车,置信路到红砂村(花博会会场)还开通了一条新的公交路线;垃圾管理也与城市同步,红砂村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农户只需把垃圾放在路边,每天由3架三轮车转运上环卫垃圾车;城里的光彩工程红砂村也有,乡村夜路不再难行……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场花博会在红砂村“永不落幕”。
按照城市规划,红砂村地处城东通风口,是城市绿肺,不能作为建设用地,锦江区政府敏锐地看到了花卉种植传统背后的观光农业潜力。在不征地、不拆迁的情况下,锦江区以政府补贴的形式支持红砂村农房改造,并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权流转、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以政府补贴、村民自建的方式改建的花乡农居共有308所。31岁的村民林德荣是参与土地流转和农房改造的先行者与受益者。他将近3亩地托管给村上的土地流转中心,每年按1500元/亩收取土地租金。而他家以前种玫瑰花,一亩地辛苦一年下来收入并不到1500元。
在政府补贴80%资金的利好倡议下,林德荣将自家的老房改造成了仿川西民居建筑。在和村民们参观考察了郫县农家乐、温江永宁古镇、伊藤洋华堂等地,并接受了相关培训后,他成了村里首批农家乐老板。他的“好日子”开业至今,每年给他带来二三万元的纯收入。
经过市场之手的梳理,红砂村农家乐由当初的上百家,整理为现存的93家。其中三分之二的老板换成了外来人士。一幢花乡农居一年租金两三万元,本地村民很愿意拿着这笔钱进城租房。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一年干成十年干不成的事
人居环境的改善,直接催生了休闲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农民向土里刨食的习惯,也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
花农何斌是土地流转政策下成长起来的本地种植大户。36岁的何斌是红砂村里先富起来的人之一。这个三圣花乡种植传统的忠实继承人,从小就喜欢种花,是村里有名的行家里手。2003年,村里开始大规模土地流转。有政策支持,又有花博会契机,何斌从土地流转中心租到了15亩地。
2007年1月15日,记者再次见到何斌,他正开着新买的车急急地往东篱菊园去。他与上海大地花卉园艺公司合作,在东篱菊园租下了近200亩地,还是种非洲菊。他并不隐晦地告诉记者,去年光是红砂村的8亩花地他就收入10多万元。“成都的非洲菊市场八成由昆明花占了”,何斌的目标是夺回成都本土的非洲菊市场。
“土地流转后可成片经营,花的品质更好,卖价才能更高”,何斌深知规模经营的好处,并认为引进外来龙头企业很重要,“一年就可以干成我个人10年都干不成的事”。
红砂村1600亩耕地中,90%都流转给了种植大户。红砂村的花卉种植大户共33家,既有美国维生花卉公司这样的外来企业,也有何斌这样的本土花农。
这是一个巨大的花卉工厂,在规模经营并辅以现代化生产方式后,这块土地被激发出巨大的生产力。2005年,红砂村的花卉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
红砂村人的四种收入
租金、薪金、股金、利润
不仅居住条件与城市等同,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也趋于均等。自2003年起,红砂村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政府部分补贴的政策引导下,农民100%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3%的失地农民、66%的准失地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男满60岁女满50岁后同城里居民一样享有养老金,生活困难的17位村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信息技术费由市区两级政府全额补贴。
何斌的花地里雇的4名工人都是同村人,他们把自己的土地租给别人,然后来给何斌打工。工钱每天20多元,并且还有保险。
红砂村劳动力1743人,在村里的花地里和农家乐帮人打工的村民约800人。而全村的餐饮业和花卉种植业用人需求超过2000人,因此“只要愿意就业者就能就业”,红砂村党支部书记朱大顺说。
朱大顺还身兼红砂村花乡生态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之职,负责红砂村的保洁、秩序和绿化,并经营一些集体资产。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帮助旅游核心区外的弱势村民增收,共吸收700余名村民股东,2005年4月首次分红为每股100元,与350元/股的出资额比较而言,回报率约30%。
普遍说来,红砂村村民有地租、务工工资、经营创收加入股分红四部分收入。
红砂村的成本账
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向放大
红砂村的奇迹还被证明是可以复制的。相同的乡村旅游方向、不同的花卉产业路径——2004年以来,其相邻的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也相继成功“绽放”,并与红砂村一道并称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在红砂村幸福梅林2005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五朵金花”更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验收,成为全国“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的典范。
成都农家乐的源起可追溯到1987年,至今有5596家,红砂村将农家乐的环境优美与环保卫生结合在一起并发挥到了极致。2006年4月在三圣花乡举行的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上,成都获国家旅游局授牌,正式成为全国公认的“农家乐发源地”。
如果算一笔红砂村及五朵金花的投入产出账,会发现这是一个高回报的“城市经营”案例。
是在政府主导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合力之下,“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缔造了“五朵金花”。
首先,“五朵金花”的建设既维护了城市规划,完成了规划要求的城市通风口功能,又节约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占地约12平方公里,如果按常规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包括公园建设),每平方公里约需投入1.5亿元,总投入达18亿元。锦江区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每平方公里投入仅1500万元,整个片区总投入约l.8亿元,更重要的是,“五朵金花”的建设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除了农民收入翻了一番外,农民资产也迅速升值。土地租金由每亩1500元上涨到2000元,改造后的农房由每平方米500元上涨到1600元,有关专家照此测算,整个片区农户资产增值超过了13亿元。
而“五朵金花”在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示范效应,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双向放大的品牌价值,这样的回报更是无可估量。
春天,红砂村百花烂漫;夏天,万福村荷花田田;秋天,驸马村菊花金黄;冬天,幸福村梅花暗香;而“江家菜地”则四季飘香。“五朵金花”的花香,不仅为成都中心城区留出了通风口,完成了城市绿肺的功能,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利的休闲场所。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数年来吸引游客1100万人次,成为成都人周末的经常去处,丰富了成都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层次,使乡村休闲成为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结语
红砂村在不征地、不拆迁、农民就地变市民的“三不动”情况下,农村就地变城市,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保持了良好的生态植被,为农民搭建了致富增收的平台,为城市打造了开放式休闲公园,实现了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的转变。红砂村是成都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实践,也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相吻合。
环境优美的农村很多,但环保卫生的农村却不多。普遍应用独立水冲式厕所、清洁能源和油烟净化装置;建设日处理量4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雨污分流的排污管网,并对农民的垃圾分类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民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改变是红砂村区别于旧式农家乐的地方。
红砂村的城乡一体化并不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五朵金花”区域从事经营、认种;农民出租房屋、开展多种经营后富裕起来,具有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到城市居住消费;锦江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繁荣程度也因此提高了。它充分体现了“城乡互动、共同繁荣”,这是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
成都传媒集团深度报道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