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政策规定,2007年被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录取的所有师范专业学生,必须与学校签订基层支教协议。陕西师范大学规定今年师范专业新生将有义务到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3年,引发老百姓质疑声一片。专家称,中国的教育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有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 |
教育免费新政策能吸引多少人走入师范大学,还是个未知数 |
师范生教育回归免费 教师这个职业不再神圣(图)
教育免费新政策能吸引多少人走入师范大学,还是个未知数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回归”成为2007年惠及民生的又一福音;然而,喜悦背后,有人开始担忧,这一以下乡支教为“条件”的免费教育是否会影响生源。
“教师这个职业头上的神圣光环正在弱化,它已经变得功利化了!”一个任教十余年的教师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直接引发新问题:教育腐败,贫困地区师资流失严重,教师的形象和社会评价在下降。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好,新的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个利国利民之举,但这只是开始,要为教育改革带来春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费教育的“回归”
“什么,又要免费啦?”听到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消息,准备去健身房的李敏(化名)吃了一惊,她的母校陕西师范大学也是六所试点院校之一。
1997年,李敏考入该校文秘教育专业。当年,国内高校已经出现全面扩招的势头,很多地方高校的师范类专业陆续开始收费。李敏和同年的师范生经历了这场师范教育从免费到收费的变革。
大二那学期开学,学生突然接到学校通知,师范类专业也要交学费,文秘教育专业的学费是每学年900元,而那时,他们已经享受了一年免费教育。
“为啥突然要收费,没人告诉我们为什么?”李敏描述。在她的印象中,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种印象来自历史。我国历史上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可追溯至京师大学堂时期。据记载,《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师范出身一项,系破格从优,以资鼓励”,师范生食宿公家供给,宿舍、自修室宽余,伙食讲究,而且还有奖金。在民国时期,这一传统继续维持。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包办高等教育,免费教育扩大到所有的大学,学生免学费、住宿费,部分学生还能享受助学金。
1993年,国家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规定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收取一定比例费用。此后,除农林、师范、体育等专业的其他专业开始收费。此间,师范生一直享受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优厚的免费待遇。
1996年,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波及师范类专业。
“老百姓中质疑声一片!”陕西师范大学一高校教师回忆。
“有谁听过,上大学,第一年不收费,后三年收学费的,可我们就经历了这种怪事!”李敏说,“突然收费让很多农村来的学生措手不及!”她所在的班级48人,20多个来自农村,基本上是冲着不交钱才选择了师范。
当时,班里有个山东沂水山区来的女孩,每年的生活费才600多元,突然要交900元学费,一下子不知道该咋办?“学校也没解释,为啥突然要收学费,我们感觉稀里糊涂的。于是,便有人提议,给《焦点访谈》打电话投诉,还有更极端的,艺术系一下子要收六七千元,学生们都跑到行政楼外抗议去了……”
不过,收费也似乎不完全是坏事,李敏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由择业,不再定向分配。
“那个时期很浮躁!”当时,理科生走俏,文科生没人要,“读书无用论”在很多学生的思想里蔓延,“教师又是个吃不饱饿不死的职业,没什么挑战性!我们班,转行的、考研的也不少。”李敏说,她就从来没想过要当老师,毕业简历甚至没有按师范类的做,最后当了老师纯属偶然。
10年后,师范教育收费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北京师范大学政策研究室方增泉说,报考师范院校的优秀生源明显减少,毕业生中一些比较优秀的不去从事教育工作;由于倾斜政策不到位,毕业生不可避免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地区走向发达地区,从一般学校向重点学校集中,教师资源分布更不均衡。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