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初次分配中就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的手段,用来解决初次分配遗留的问题。”在昨天(22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要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目前我国最为关键的则是要改善金融结构。
在我国,一直以来,初次分配强调效率,二次分配才注意公平,“二次分配来解决初次分配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在初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是仅依靠二次分配,那么就可能会事半功倍甚至事与愿违。
”林毅夫说。
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跃性的增长,但是总体收入水平还很低。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2050美元,仅及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此外,我国还存在着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等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林毅夫指出,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就要快速发展经济,提高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让穷人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的收入增长,以缩小贫富差距,在生产过程的初次分配中就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就是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目前,我国比较优势是劳动力相对多,相对便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区段的生产活动,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具有劳动力的穷人加入到正式的就业市场,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林毅夫说。
他还认为,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能够实现资本最快速的积累,使资本逐渐从相对稀缺变成相对丰富,劳动力从相对丰富变成相对稀缺。这样,随着经济发展,不仅产业会从劳动力相对密集型逐步升级到资本相对密集型;而且,穷人所拥有的劳动力就会越来越值钱,富人所拥有的资本回报就会越来越低,“所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既能够具有效率,并能够在生产过程的要素初次分配上就达到公平,使得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林毅夫说。
对于如何根据比较优势的要求深化改革,林毅夫指出,我国目前应该完善金融结构,发展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多种所有制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尽快消除各种从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价格扭曲和行政性垄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对弱势群体建立社会保证体系给予援助,提倡传统美德,鼓励优势群体充分发挥社会责任。(吕蓁)(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