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手段的干预下,一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坚冰逐渐有所松动。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副司长祝军近日表示,今年我国将对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的上限实施评估,降低国内漫游资费。
通过两会代表和北京市消协的呼吁,我们知道,手机国内漫游费并非国际惯例,而是中国特色。
漫游费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少不得被人放到聚光灯下检查前生今世。不查则已,一查惊现养路费第二。青年周末的专题调查显示,漫游费并没有确定合法的出生证,所依据的1994年邮电部的一份通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记者未得到目前信息产业部的肯定回答。
真正激起民愤的倒不是疑似违法收费的行为,而是成本基本为零,却收取高昂费用。全国人大代表陶仪声说,手机漫游的全过程,事实上只需要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信息,其成本几乎等于零。
广大消费者从感情上和荷包上都接受不了,于是有关部门开始对漫游费下手。这个过程顺乎民意,可能也是很多垄断企业被迫降低收费的标准路径,但是动用行政手段干预,强制企业让出既得利益,我觉得并不是顺应市场的最优选择。
行政手段干预的最大理由不外乎成本。每个企业的成本都是最核心的秘密。比如接1米光缆,1个人、10个人、100个人都可以。我们知道,降低成本不容易,做高成本可太容易了。而一个缺乏竞争的垄断性企业,是没有降低成本的促进力的。不知道信息产业部如何进行话费评估,因为如果依据现有企业的运营模式,大概没什么好评估的,成本就是这么多。
即使评出成本低于收费标准又如何?市场经济的价格,早已不是依据成本,而是根据供求关系进行调节。中国电信是上市企业,秉着为股东负责的原则理当利益最大化,凭什么按照成本定价呢?管理部门强制一把不是不行,但像是封建家长式的棍棒伺候,有违正常的游戏规则。因为在市场面前,成本不是一条拿得出手的好理由。
有时候行政手段看似强势,其实并不经济。每项不合理收费都是要经过如此这般评估、讨论、下文、执行等一系列程序,消耗了大量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要知道光是电信一块,就还有月租费、双向收费、同网同价以及各种套餐需要攻坚。
想想自己每月上交的税款,没有对信息产业部的评估举措叫好。这笔行政支出,我更愿意花在引进竞争上。中石化中石油有多强悍?等批发零售市场放开自然就老实了。近期部分油站的促销活动已经露出端倪。虽然只是降个零头,但是市场竞争的魅力已经开始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