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6岁姓金的老人得了重病,儿女通过晚报“我要说”表扬护理父亲的医生。68岁的黄阿姨看了报纸马上拨打本报热线,声音激动:帮我问问老人有没有一个女儿,5个月大就送人了?
得到否定的消息后,黄阿姨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为什么别人都有父亲,我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爱。
他们一定是养不起我了才送人
1939年,日军侵占厦门,到处抓壮丁。黄阿姨的养父母躲到鼓浪屿上避难。为了讨生活,满足家庭开支,黄阿姨的养父抛下了还怀着身孕的妻子,跟着一个亲戚坐船去缅甸打工。
养父承诺:赚了钱,生活稳定后就来接妻子和孩子。但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是死是活都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养母生了个女儿,孩子刚出生7天就夭折了。
为了忘记失女之痛,养母想抱养一个孩子。这时候,她遇到了黄阿姨的生父母。“也许是因为当时生活所迫,养不起我,只好把我送人。那时候,我应该只有5个月大。”对于当初被送养的原因,黄阿姨总是善意地揣测,哪个父母愿意把亲生骨肉送给别人,她相信他们肯定是有苦衷的。
常偷偷流泪 幻想如果有父亲
三四年后,养母在鼓浪屿找不到工作来维持生活,又回到了现在火车站附近的梧村娘家。“那时候舅舅去了菲律宾,外婆一个人在家,家里一个男人都没有。”
在黄阿姨的印象中,外婆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每天挑着小担子,在火车站附近的巷子里卖些糕饼、开水、香烟,三轮车夫都是外婆的老主顾。她的养母就去家里有田地的亲戚家,帮忙做些农活家务,挣点小钱,一家老少三个女人就这样勉强地维持生活。
谈起过去的日子,黄阿姨说除了苦还是苦。“那时候一星期每人供应两斤米,有的米还长了虫子。没饭吃的时候,就吃豆渣,或者去海里捞些海菜。”一家三口苦了好几年,终于熬到了解放。“10岁了,我才念一年级,课本先学的是第一册,然后跳到第三册,再跳到第五册,到了小学毕业终于赶上了别人。”黄阿姨十分庆幸自己有机会去念书识字,后来她还到了鼓浪屿的轻工业纺织学校读中专。
但是,没有父亲的生活依旧很艰辛。黄阿姨现在还记得,周末放假,10多岁的她和养母一起,包着两块烤熟的地瓜,带着镰刀到火车站后面的山上割草拿去卖。“那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偷偷流泪,幻想如果我有父亲,就不会吃这么多苦了。”
我生父原来在龙头街卖药
“你不是妈妈生的,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小时候,外婆总对黄阿姨开这样的玩笑。当时她总是撅着嘴,表现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其实心里一点都不相信:妈妈对我那么好,怎么可能不是亲生的呢?
有一次,外婆很认真地告诉她:你是妈妈在鼓浪屿抱养来的,你还有亲生姐姐,长得比你漂亮,你的生父是在鼓浪屿龙头街卖药的。当时十几岁的黄阿姨有点相信了,跑到妈妈身边刚想开口,看着母亲劳累的身影,她又把话咽了回去。“妈妈养我不容易,我不忍心用这个问题伤害她。”
1974年,黄阿姨的外婆过世了,在收拾遗物的时候,她发现了一张红色的纸条,上面写着:临门节庆,立愿送养女。立字人金源藩同妻陈氏有水养女儿取名阿珠,现年一岁,本年四月出生,双方同意,将此女送与黄昭聪先生抚养……落款时间是民国28年,也就是1939年10月。而自己去缅甸讨生活的父亲就叫黄昭聪。黄阿姨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真的是被抱养的。而她认定:纸条上写的金源藩、陈有水就是她的亲生父母。
“我还是没有去问养母,她把我养这么大,本来是可以改嫁过好生活的,却被我拖累,我怎么可以去问她我的身世,更不可以背着她去找我的亲生父母。”直到4年前黄阿姨的养母过世,她始终没有向养母打听过自己的身世。
找不到父母有兄弟姐妹也好
黄阿姨现在过得很幸福,孩子孝顺,老伴疼她。但是,一辈子失去父爱的痛苦已经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小时候,同学都有父亲供他们念书,我只能去争取助学金;长大了,同事们都有父亲支持工作,我只有一个人努力;结婚后,跟婆家有矛盾,弟媳们可以回娘家跟父亲诉苦,而我又能去找谁呢?”黄阿姨说,她想找到亲生父母并不是要去指责他们当初的狠心,而是想找到自己的根,知道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厦门市公安局户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为记者查了户籍管理档案,并没有找到金源藩、陈有水两人的户籍资料。工作人员说,因为户籍资料是在1993年联网的,有可能黄阿姨的亲生父母在此之前已经过世了,这样网上就没有他们两人的资料了。
“父母不在了,能找到兄弟姐妹也行。”黄阿姨寻根的愿望十分强烈。如果有知情人能提供线索,请尽快与本报联系,为黄阿姨了却一辈子的心愿。记者吴笛实习生 纪珍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