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迟中基的办公室时,记者吃了一惊,他一边吸氧一边接着电话。
“我有心脏病、高血压,平时经常胸闷,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不冷静的消费者或是商家,双方矛盾升级时,受到刺激血压便会升高,胸闷得厉害……”接完电话,迟中基指着小型吸氧机笑着说,“我家里还有一台大的,一般每天吸两至三次,要不身体吃不消!”
迟中基的特殊还不止这些,他随身携带的特殊的“身份证”吸引了记者。
在迟中基的胸前,挂着一个胸卡。迟中基说:“我这个活,经常得在运营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奔波,处理纠纷,容易上火,女儿怕我出去办事时突发心脏病,特意制作了这张急救卡。”记者凑上前仔细看看,只见上面写着:“十分感谢您,好心的救命恩人,我叫迟中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如果我突然发病,请您拨打……”。这张心脏病急救卡,成了迟站长从不离身的“身份证”。这张特殊的“身份证”,背面写着心脏病的急救办法。
一个65岁、满头白发、身患重病的老人,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却甘愿做一名为消费者维权的志愿者,为什么?
迟中基告诉记者,他一直从事通信行业,1999年5月,省消协电信投诉站成立时,当时还没有退休的他便想,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消费维权也会越来越重要,烟台为什么不建立通信行业投诉站呢?冒出这个想法后,他立即付诸行动,先后跑过多个部门,最后经省消协和市消协领导的同意,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唯一一个通信行业维权站—烟台通信行业投诉站成立了。2000年8月26日投诉站挂牌成立那一天,迟中基便当上了站长,并从此与维权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7年。
记者与迟站长闲聊之时,一个又一个电话打断着我们的谈话,无奈,迟站长站了起来说:“有一起消费纠纷得去处理一下,走,咱们一起去运营商那里,你也可以做个现场采访。”随后,我们立即驱车赶到了某通信公司营业大厅里。
在该公司的营业大厅里,两位年轻小伙正面红耳赤地与该营业厅工作人员争执着什么。迟站长到来,三方来到了该公司的会议室里。迟站长悄悄告诉记者,这两位消费者与该运营商之间早有纠纷,他也一直在做双方的工作,纠纷处于调解中。其中一位姓孙的小伙一看到迟站长,情绪更激动了,不但与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吵闹,还不停地朝着迟站长吵。
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到,孙先生之前使用手机时,发现自己的手机莫名出现重复计费的问题,再后来发现手机常常收到莫名的骚扰短信,邀请他陪聊,他一回复便被扣话费。孙先生表示,运营商一定要赔偿他精神损失费。这个要求被运营商拒绝了。迟站长站在中间立场上多次调解,都没有成功。孙先生一方面不满运营商的做法,另一方面总觉得通信行业投诉站没有帮他说话,对迟站长也非常不满。
迟站长则告诉记者,这起案件有它的特殊性、复杂性,为此事他多次与国家信息产业部联系过,纠纷正在调解中,可是孙先生态度非常不冷静,多次在调解现场会上恶言相对。
事后,迟站长告诉记者,这种状况,他经常碰到。几年来,在为矛盾双方调解时,遇到不冷静的消费者或是经销商,现场气氛便会很紧张,他的血压就会升高,也会感到胸闷,所以救心丸、硝酸甘油等必备药是从不敢离身的。而心脏病急救卡在家人看来,是如同药一样重要,那可是一张救命卡呀! “对您来说,这份工作应该算是危险,家人支持吗?”记者问。
“他们早想让我回家休息了,但是我离不开这个工作,回家后我干什么呢?”迟中基显然将这份工作当成了乐趣。
维权是我最大的乐趣
烟台市通信行业投诉站主要任务是解决消费者与运营商之间的纠纷,解决手机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统计数据显示,投诉站建站7年来,共查获假、冒、伪、劣手机数量近2000部,价值人民币近300万元。受理的消费纠纷25%是消费者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75%是因手机质量有问题,消费者与手机经销商之间的纠纷。
为消费者维权,便是迟中基最大的乐趣。
去年,黑龙江3位手机用户出差办事,途经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地时,手机使用都很正常,一到烟台,三人均发现手机呼不出,打不进,而且互相也打不通。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意味着他们出差期间的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三人立即找到投诉站,反映烟台的网络不好,耽误了他们的生意,要求赔偿五万元。
迟站长一听,感觉事态比较严重,立即与烟台运营商沟通分析。经过调查,烟台运营商的网络系统里根本没有这3位用户的数据,系统不认识这3个用户,因此造成这3位用户的手机在烟台不好用。外地数据输入烟台网络系统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迟站长不厌其烦,不断催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在他的努力下,3位用户的手机很快恢复了正常。3人一再向迟站长表示感谢,5万元的赔偿要求也再没有提起过。
类似这样的事太多了。迟站长每次都是热情接待,尽自己所能帮助消费者,在他的办公室里,挂满了消费者送来的“维权卫士”之类的锦旗。
“为消费者维权,是我最大的乐趣!”迟中基说,建站7年来,他平均每天受理消费者投诉20余人次,不但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为商家和消费者调解纠纷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更加热爱这个为消费者维权的职业。
不怕威胁,希望消费者支持
迟中基帮助消费者维权,自然得罪了不少商家,恐吓、威胁成了常事。
去年,一位消费者投诉称,他在一小通信店买了部手机,不久就出现了问题。手机拿到小店去维修时,对方称那是从大店进的货,维修也得送到大店去。谁知,手机修了几次也没修好,大店又把手机送到别处去修了,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手机的发票、三包凭证、维修记录全部丢了。这些重要的凭证丢了后,维修手机的工作又被拖了近四个月。
消费者气极之下投诉到投诉站,迟中基了解情况后立即现场与经销商沟通,要求对方必须按照三包规定解决此事,丢了的凭证一定要重新补上。当时,店老板恼羞成怒,大骂迟中基,见迟站长不屈不挠,竟当场称:“别看我钱不多,可买你脑袋绰绰有余!”
还有一次,一名消费者投诉,称有一手机店专卖假冒、水货手机。迟站长及工商执法人员立即去手机店了解情况并检查,店老板竟警告他:“你就别管了,否则卸你身上的零件,迟老头,要在过去你早就没了!”
恐吓与威胁时有发生,在办公室,迟中基也常常会接到一些不法商贩的恐吓电话,对这些,迟站长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毕竟现在是法制社会,我只要是全心为消费者着想,消费者能够理解我,那就够了。”
进校园义务宣传维权法规
目前,我国有四亿八千多万手机用户,并且每天以五百万到六百万的速度增长,而手机的更换率只有18个月而已,如此庞大的手机供需市场,消费纠纷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涉及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复杂。 迟中基虽然学的是通信,但对通信维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却很缺乏,建站初期,面对前来投诉的消费者,他常常手足无措,因此,《消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书籍便占据了他办公桌的一半,受理消费者投诉的空闲时间,他便拿出来翻翻。现在,迟中基成了名符其实的“法律专家”,向迟中基咨询相关法律知识的经销商真是不少。
为了更好地向消费者宣传有关维权的法律法规,迟站长还送法上门。大中专学生是通信消费的前沿一族,但对手机“三包”、电信等知识却相对缺乏,迟中基便利用工作之余,先后到烟台大学、烟台师范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多次举办通信消费维权知识讲座。他结合平时发生的案例,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价格法》、《电信条例》、手机“三包”等法律法规的,并且重点介绍投诉、申诉、仲裁、起诉等各种行之有效的维权形式,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您已经65岁了,这个工作,还打算干多久?”记者问。
“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直干下去,继续做一个打抱不平、爱管闲事的人。”迟中基告诉记者,在调解矛盾纠纷时常会遇到困难,他有时也会感到累,但每成功调解一起案子,他就特别欣慰。记者张倩
|